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8.212_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时间:2020-02-28 04:33: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工作汇报】

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8.21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汇报”。

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中共黄陵县委、黄陵县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县对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进行评估验收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近几年来对我县创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陵县因县城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而得名。全县辖6镇4乡1个街道办事处,192个村委会,3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县域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人均2.8亩,平均海拔1251.1米。县城背靠青翠桥山,面临碧波沮水,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规划行政区域范围面积105.6平方公里,建成区4.2平方公里,城区辖4个居民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8个城郊村,县城人口3.6万余人。2007年6月荣获省级旅游强县称号,2009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黄陵县资源富集,物华天宝。一是生态环境良好。共有林地264万亩,草场433亩,森林覆盖率达70%,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目前,共完成人工造林绿化面积7763亩,完成历年造林补植面积21776亩、育苗116亩、产苗107万株;全民义务植树111万株。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形成入7891元,农民现金收入2553元。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形象、功能和内涵的重要体现,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县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实施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城区“四山”绿化、沮河综合治理、老城区仿古改造、西区开发和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旅游强县、市级双拥模范县等综合性工程,使县城基础设施条件和整个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黄陵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民族圣地、祭祀之乡、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顺应民意,提出了举全县之力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省级园林县城的标准,坚持“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科学建绿、社会监督”的方针,按照“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建管并举、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经过不懈努力,达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构件已经具备,主要指标基本达标。截至目前,我县建成区范围内绿地总面积达到139.44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3.2%,绿化覆盖面积164.2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1平方米,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省建设厅专家组的评估验收。下面,我就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作如下汇报:

臵、重要时段打出宣传字幕,开辟宣传专栏,设立了创园动态、新闻追踪等专题栏目,组织系列专题报道,反映创园动态,大造创园声势。对绿化工作进展快、任务完成好的部门和单位及时采访报道,推广典型做法,对个别工作进展慢、任务落实差的单位进行新闻曝光。全县共制作大型宣传喷绘20余块,刷写标语100多条,县电视台、广播台开辟了滚动宣传标语100条,悬挂横幅280余条,张贴墙体宣传画300余张,发放创园宣传单2000张,市县两级媒体编发创园稿件15篇,《黄陵通讯》编发创园专刊1期,编发简报21期。通过全方位、多层次、轰炸式宣传,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绿化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了人人支持、全民参与创园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因地制宜定规划。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绿化发展蓝图,提高县城绿化质量和水平,我县依据新的城镇规划,以黄陵县城“中华民族祖陵圣地,历史文化名城,融祭祀、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型山水城市”的城市性质为出发点,按照人与自然相互融合、“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之中”的生态园林城市格局和模式,聘请了延安规划设计院专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了《黄陵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以旧城片区为重点,包括老城区、轩辕街区、下城、河西区、张寨区、陵东区,确定了“一

市景观规划设计院,对全县20条道路,15块公共绿地(广场)、6处滑坡地段、83个庭院、28个居住小区的绿化区域制定了详尽的单位、庭院绿化实施方案,对环境防护绿化、公共绿地绿化、道路街区绿化、背街小巷绿化和城中村绿化逐一下达了绿化任务,明确了不同层次和区段的创建标准,做到了任务详尽,标准清楚,目标明确,操作可行,为建设舒适、温馨的县城环境,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是严格督查促实施。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考核奖惩办法》、《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督查工作方案》,把创园工作纳入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范畴,采取包干督办,巡回督查、召开现场观摩会、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及督办函、“销号”制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敲警钟、亮黄牌。县创园办效能督查组建立了督查督办制度,制定了考评办法和细则,将县城111个庭院单位、小区的庭院绿化任务分段划片,先后抽调12名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采取专人蹲点包抓单位、小区绿化的措施,深入创园第一线督促检查。创建期间,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35份,编印督查通报5期。通过开展多个层面的督查工作,有力推动了创园进程。

二、以人为本,彰显特色,高标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区”创建的基本条件。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2007年以来,组织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对城区所有单位、小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对具有绿化潜力的111个单位、小区,因地制宜制定了绿化改造方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2008年,建成县级园林单位7个、县级园林小区1个;2009年建成县级园林单位15个、市级园林单位3个、市级园林小区1个;2010年建成县级园林单位20个、县级园林小区13个、市级园林单位4个。目前,全县园林式单位达到42个,其中市级7个;园林式小区14个,其中,市级1个;城区“园林式单位、居住区”达到50%以上。

二是实施公共绿地工程,增加城市绿化景观。按照“建设公园,开发绿地,凸显特色,打造亮点”的思路,采取规划扩绿、垂直挂绿、拆墙还绿、留地造绿、筑路配绿等综合性措施,不断增强绿化的景观性,巧妙运用园林手法,不断提高绿化率。投资1000余万元在县城20条主次干道、15块公共绿地栽植栾树、红叶李、白玉兰、樱花等名贵树种5000余株,栽植常绿植物4000余株;对6处裸露山崖实施了垂直绿化。投资200万元沿轩辕大道建设绿化带1.8公里,新增公共绿地1万平方米;建成商业大街、轩辕大道、公孙路、北街、中心街、高阳路、土德路等7条主街道绿化特色林荫路网络。新增中心广场、政府门前、文体广

族圣地,祭祀之乡”的城市主题;将桥山广场、文体广场、人大广场定位为集居民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作为体现黄陵本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将沮河堤岸绿色长廊、沮河水上景观工程、县城周边“四山”绿化定位为集休闲、观光、旅游、交通和防洪为一体的生态景观。

三、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狠抓城市整体功能提升。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要求城市的绿化的生态,还要求城市 的整体功能。我们坚持经营城市的理念,逐年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使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一是城市环境建设扎实推进。按照“控制建设东区、仿古改造城区、拓展开发西区”的城市近期建设发展目标,从打造形象,健全设施,改善交通、优化环境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加快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批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建设工程相继建成,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我县城区呈依山傍水、四山环绕布局,地形狭长,道路绿化用地有限,拓展空间难度较大,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积极主动地想办法,采取多种措施破解道路绿化难题,努力打造路畅景美、生态和谐的道路绿化景观。近年来,我县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城市街道、铺设人行道,建设城市广场、景点,增设公厕、垃圾台、果皮箱等卫生基础设施。相继完成了轩辕大道、黄

治理,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05天左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县城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

三是城市亮化美化工程亮点纷呈。按照“绿一片,亮一片”的亮化思路,突出城市艺术和人文特色,近年来,累计投资810多万元相继实施了城区、中心广场、文体广场、黄帝陵山门、印台山山体等亮化工程,新增改造3街11路,增设路灯400盏。目前,城区道路共有路灯720盏,城区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9%。其中,点亮后的印台山山体,犹如黄帝御印,依山生辉,蔚为壮观,逐步实现了由照明向塑造人文形象和照明的艺术化方向发展,成为黄陵夜景工程中的经典之作。

四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日益成型。按照公交优先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模式,不断改善公共交通条件。目前,新增交通路线2条,公交车10辆,改造建设仿古公交站点10个,路名牌28个,公交车辆增至24辆,出租车增至80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6.6辆,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城区公共交通档次和品味。

五是“四山”绿化工程成绩斐然。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山 川秀美工程为契机,依托黄帝陵景区,调整规划,加大投入,坚持不懈地搞好城区周边“四山”大环境绿化,实施城区外围山体绿化工程,使黄陵县城周围“四山”与桥山景致相适应。该工程

3的全民植树绿化活动。2007年以来,“我为黄陵种棵树”活动达到22.4万人次,栽植各类树木111万株,义务植树成活率、保存率、尽责率分别达到95.3%、91%、90%,共有14个单位认建(养)绿地15块,收到了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

七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深入开展了七个专项整 治。一是整治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城市不文明现象;二是整治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取缔了不合规范的早市、夜市、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三是整治城镇违章建设,强制拆除了虎尾 隧道等处的违章建筑;四是整治户外广告、乱贴乱画等有碍市容观瞻的行为,对主干道两侧的户外广告和商业牌匾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更新规范,设臵了固定的户外广告宣传栏;五是整治交通秩序,加强道路巡查,严管重罚乱停乱放行为,完善了道路交通标识,划定临时停车位346个,确保城区交通安全畅通,秩序良好;六是整治建筑用地,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保持工地建 筑材料堆放整洁,及时外运建筑垃圾,工地食堂、厕所及工人休息室干净整洁;七是整治环境卫生,落实沿街单位、门店、居民门前“四包两禁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签订“四包两禁止”责任书2650份。

八是城市人文景观保护措施得力。正确处理文化古迹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关系,加强对历史名城、自然风貌、文物遗迹及其

一是严格落实绿化法规。认真贯彻中省市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先后制定出台了《黄陵县城市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黄陵县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实施办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标准》和《园林绿化施工验收标准》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使黄陵在园林绿化管理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绿化工作无法 可依的被动局面正在逐步扭转,不断向法制化轨道迈进。同时,成立了黄陵县园林绿化管护处,园林处为正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设主任1名,由县城管局局长兼任,专职副主任2名,编制6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比较完善的办公设施,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资金投入到位。

二是广辟绿化投资渠道。在逐年增加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通过庭院绿化由责任单位自筹、公共绿化部分政府承担、居住小区绿化适当补贴的办法,形成了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经营的投资管理体制,为城市绿化聚集了更多资金。

三是构建绿化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理顺绿化管理体系,坚持小机构、大服务,充分发挥园林职能部门统领与协调作用,将园林绿化管理的重心向社区、责任单位、居住小区倾斜,建立健全了县、街道、村(社区、单位)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分解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县、街、小区齐抓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创建园林县城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进行检查......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打造滨水园林城 建设秀美新陶山——--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创建园......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县位于石家庄市南部30公里处,是一个半山区县,全县辖6镇、9乡、208个行政村,县城建成区面积10.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7万人。一、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进展情况20......

蕲春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蕲春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首先,我代表中共蕲春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蕲春县是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是享......

武胜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武胜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中共武胜县委 武胜县人民政府(2008年12月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不辞辛劳,亲临武胜检查指导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我们深受鼓舞、倍感......

下载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8.2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陵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汇报 8.2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