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河乡两基国检汇报材料[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两基迎国检汇报”。
杨河乡“两基”工作情况
汇报材料(初稿)
杨河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月)
杨河乡“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杨河乡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杨河乡党委、政府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近年来,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今天,各位领导心系山区教育,不顾路途遥远到我乡检查验收“两基”教育工作,这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下面,就我乡近来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全乡基本概况
杨河乡位于武山县东南部,南界礼县,西毗岷县,国土面积162.67平方公里。全乡辖19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3633户、人口17835人。其中农业人口16835人,占总人口的94.3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9.64人。2010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
(二)教育基本情况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村级完小5所,教学点12个,学校占地总面积41127㎡,其中初中占地面积13000㎡。有教师109人(不含县聘代课教师),其中初中33人,小学在校学生总数1855人,初中在校学生总数777人。
全乡有教学用房62幢共12616㎡,其中小学7120㎡,初中5496㎡;全乡小学截止2008年有D级2幢98㎡,近两年经过改造,已全面消除D级危房。
(三)两基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我乡教育工作于1998年9月实现“普九”,1998年9月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2月顺利通过“两基”验收。
近四年7—12岁人口入学情况分别为:2008—2009学年人口总数1925人,入学1922人,入学率为99.84%;2009—2010学年人口总数1918人,入学1912人,入学率为99.78%;2010—2011学年人口总数1904人,入学1904人,入学率为100%;2011—2012学年人口总数1894人,已入学1864人,入学率为100%;
13—15周岁人口入学情况分别为:2008—2009学年人口总数964人,已入学937人,入学率为97.2%;2009—2010学年人口总数929人,已入学905人,入学率为97.4%;2010—2011学年人口总数928人,已入学907人,入学率为97.73%;2011—2012学年人口总数972人,已入学956人,入学率为98.25%;
7—15周岁残疾2008—2009学年共5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60%;2009—2010学年共8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37.5%;2010—2011学年共9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33.3%;2011—2012学年人口总数8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37.5%;
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2008—2009学年小学99.3%,初中98.34%;2009—2010年小学96.3%,初中98.36%;2010—2011年小学100%,初中97.88%;2011—2012年小学100%,初中99.74%;
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2008年97.88%;2009年97.83%;2010年98.71%;2011年100%;
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为:2008年90.57%;2009年94.84%;2010年95.15%;2011年96.29%;
2、师资水平
全乡109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5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小学76人,小学教职工中专任教师71人,县聘代课教师12人;公办教师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33人,中师(中专)学历14人,高中学历25人(其中取得专业合格证25人)。2001年起新补充专任教师17人,学历合格率100%。初中33人,专任教师33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21人,2001年起新补充专任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100%。
3.办学条件
小学校舍总面积7120平方米,生均校舍3.83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5496平方米,生均面积7.07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达标率均为100%,无D级危房。教学仪器设备:小学达标学校6所,达标率100%,初中达标学校1所,达标率100%。学校实验仪器配置,中心小学按二类配置,5所村级完小按三类配置。学校生均图书:小学由2008年的5.73册上升为9.98册,达标率为100%。初中由2008年的11册上升为20册,达标率为100%。
4、教育质量
全乡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及课时,取消了留级制度。
(1)毕业生全科合格率:2008—2011年小学毕业班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19.8%、20.3%、23.1%、42.2%;初中毕业学生全科合格率分别为39.2%、41.3%、40.7%、51.2%。
(2)毕业率:2008—2010年小学均为100%,初中2008年99.18,2009—2011年均为100%。
(3)获奖情况:四年来,各类学校集体累计获县级表彰 次,县级及以上 次,个人获奖县级 人次,县级及以上 人次。
(详细情况正在统计过程中)
5、教育经费
我乡义务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x年财政拨款x元,事业收入x元,生均x元;x年财政拨款x元,事业收入x元,生均x元;x年财政拨款x元,事业收入x元,生均x。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详细情况正在统计过程中)
6、学校安全管理
我乡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校长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乡镇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每学期要求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教育课,开学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教育学生注意交通、饮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和教育学生未成年人不得外出打工等等,每学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填写好安全台账。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乡师生安全意识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近四年来,我乡中小学从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7、扫盲程度
1、近三年累计脱盲人数为873人。全乡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分别达92.19%、94.55%;、99.03%;2011年青壮年人口总数9912人,其中非文盲人数为9815人,剩余文盲97人;脱盲人员巩固提高培训873人,巩固率达100%。
2、全乡19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覆盖面达100%,近三年农民文化技术培训人数分别为:2008年374人,2009年343人,2010年375人。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实施科教兴乡战略
杨河乡是全省贫困乡之一,经济社会发展还很落后,百业要兴,关键在人,人才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全乡人民的共识。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全乡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要始终把教育当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百姓、惠及子孙”的德政之举和民心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据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要求,乡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杨河乡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全乡学校布局、办学规模、资源配置等进行了科学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的副乡长为副组长,学区、各学校、相关站所、村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乡长为全乡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该村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长为该校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与相关站所、各村委会签订的工作目标年度量化考评中,把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进行考评。三是乡政府领导经常实地了解情况,定期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共同研究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教育决策。四是人民群众监督得到落实。每届乡人代会上,教育工作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们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工作意见和建议,近三年来,人大代表对教育所提意见建议 件,全部妥善落实。
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克服多种困难,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积极进行D级危房改造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维修改造了山庄和夏庄教学点D级危房98㎡;投资4万多元新建了杨河中心小学运动场。杨河中心小学由原来的10亩发展到现在的13.5亩,杨河初中由原来的9.5亩发展到19.5亩,是“普九”后10年间发展最快的时期。于2002年分设新建了杨河中心小学,总建筑面积1114平方米,总投资50多万元;2007年新建杨河中心小学综合楼一幢,总面积474平方米,总投资38万元。
抢抓机遇改造危房,争取中小学危改项目,顺利完成共596.2平方米,总投资47.22万元的危改工程,其中2007年新建广元小学教室、办公室各1幢,总面积242.21平方米,总投资14.6万元; 2008年新建西山小学教室、办公室4幢,总面积308.99平方米,总投资27.62万元;2008年新建张山教学点教室(办公室)1幢,总面积45平方米,总投资5万元。通过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解除了全乡学生在危房上课的现实,学校的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夯实。
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根据县政府规定,对全县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县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保证了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逐年增长和及时到位。做到从未出现截留、拖欠、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各项政策。一是加强学校收费监管,减轻学生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切实减轻学校不合理负担的要求,彻底治理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严格收费制度,从未发生过乱收费现象。二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全部中小学教科书费用和杂费已全部免除,按照寄宿生生活补助要求,各学校贫困生由学生评选推荐、学校审核公示后上报发放生活补助金,然后把材料整理存档,通过严格程序,及时足额把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武山县教师行为“六要六不”》规定,通过座谈、师德师风考核等形式,使广大教职工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修养与约束,从而塑造高尚师德。二是弘扬尊师重教之风,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自“普九”以来,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特别是近三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又有了很大的突破,初中毕业统考成绩居全县同类学校首位。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乡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德、能、勤、绩突出的教师授予“十佳教师”称号,进行表彰奖励,并对有困难的中小学教师适时进行慰问,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依法治教,切实抓好“保学控辍”
1、始终坚持依法治教。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使教育走上法治轨道。通过司法进校园,聘请派出所所长、乡司法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学校开设法制课等形式宣传、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各种依法治教活动,使受教育面达100%,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每年开展教育评议2次以上,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2、“保学控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把“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首先是加强宣传。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增强依法送子女入学意识。二是明确责任。通过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 “保学控辍”工作职责。坚持“四包六到位”,即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片、校长包学校、教师包学生,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动员工作到位、执法到位。三是建立流失生报告制。四是实行学校承诺制,减少学校因素的辍学。学校向社会承诺: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借口迫使学生退学、转学,不歧视后进生,不乱收费。五是在全乡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第一步,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第二步是强制入学,由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采取缴纳义务教育保证金等办法,增强学生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责任感,第三步是扶助贫困生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优先享受照顾政策。)以达到“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的目标。乡政府“一把手”亲自带领干部教师深入农户家中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复学。对有能力供读又不愿送子女入学的,依法实行处罚。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号召全社会都来救助贫困生,保证学生不能因贫困而辍学。由于“保学控辍”措施有力,我们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辍学现象,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在2010年小学巩固率达100%,中学巩固率达98%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乡的教育工作在近年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全乡无1所幼儿园,仅在各完小附设学前班,学前教育不够规范。
二是财力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为改善办学条件,我乡早已处于负债建设之中,自1998年9月“两基”工作验收以来,各学校欠债累计已达 多万余元。部分学校校舍、桌椅陈旧、实验器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还需逐步更新完善。
三是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家庭贫困面大,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好管理缺位,给学校教育带来潜在影响。
四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学科不配套,主要学科骨干教师不足,英语和音、体、美、专业教师十分缺乏。
五是教师业务水平低,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严重。小学76人平均年龄43.45岁,其中45岁以上有49人,55岁以上面临退休17人(其中重病有2人)。
四、今后工作打算
经济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努力提高全乡全民教育发展水平,任重而道远。
因此,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实际,加以整改,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增强杨河人民办好基础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1、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了“突出一个根本(教学质量)、抓好两支队伍(管理队伍、师资队伍)、深化三项改革(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全面实行教育质量目标责任管理,全乡中小学均按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全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学以致用,办好成人教育。多层次培训、培养当地劳动者。开办乡村两级实用技术培训班。今年争取投入培训经费0.6万元,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500人次,使全5%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得到培训。
3、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抓好扫盲教育。扫盲工作采取“校校办班”和“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及“农闲集中办班、农忙学生包教”等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增加教育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薄弱学校的改造,按照武山县星级学校建设标准,要求各学校努力争创县级星级示范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达到设施齐全、办公舒适、环境育人的目标。
总之,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政策,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努力谱写杨河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乡“四班子”成员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近年来,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全乡人民群策群力......
xxx乡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xxx乡人民政府乡长xxx(2011年9月9日)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乡干部群众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近年来,xxx乡在......
西湖乡“两基”迎国检整改措施汇报为进一步抓好“两基”工作,根据《国家“双基”检查验收各项指标要求》,乡党委、政府组织自查评估领导小组,对全乡七村一场及乡小学进行了自查......
马营坡小学迎“两基”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两基”迎国检是今年我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
舍得乡“两基”迎“国查”工作情况(2010.11.26)一、基本情况舍得乡地处丘北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56公里,是丘北县乃至文山州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最高海拔2501.8米,平均海拔2230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