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工作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汇报”。
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工作汇报
我局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绩;本月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
从2007年至今接收刑释解教人员总数271名(2012年1月内增加人员15名,刑满人员5名)、重点帮教对象42名。落实责任田对象141名、享受低保对象40名、解决宅基地对象17名、解决贷款18名、享受安居房60名、其中14名人员现实表现差。脱管人员41名、其中接到释放通知书其人没回原籍数7名、接受帮教后外出人员数34名、接受帮教后外出人员中去向明24名、去向不明10名。(2)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2010年1月成立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工作人员3名。自2010年以来全县共接受社区服刑人员79名,解除矫正对象12名,现实际在人67名。其中缓刑34名,暂予监外执行23 名,剥夺政治权利6名,假释2名、管制2名。
二、做法与成效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一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二是帮教工作前移,对无亲人关心的服刑人员,我局主动与监所对接,前往慰问、帮教。三是建立“五访五帮”不定期走访制度。通过经常走访,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四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自主创业典型的宣传工作,帮助其他刑释解教人员重塑对生活的信心,激发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通过有效的服务,全县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建档率、生活补助发放率、接送经费发放率均达到100%,安置率达95%,确保了辖区的社会稳定。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服务方面。
1.成立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和协调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司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综治办、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财政所、民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司法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社区矫正的日常工作。村(居)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村(居)书记任领导小组工作主任,主要协助抓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和帮助教育。
2.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一)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定我县的社区矫正相关制度作了细化和完善,重点解决了矫正对象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期满解除矫正等环节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的明确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并在实践中构筑协调的工作机制。
(二)社区矫正工作“五上墙”。为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扩大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知晓面,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和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统一了全县社区矫正办公室的工作制度,并将相关内容上墙,即工作流程上墙,工作职责上墙,任务上墙,纪律上墙,领导组织机构上墙,便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知晓社区矫正工作。
(三)统一安排部署,顺利完成社区矫正对象移交工作。全县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启动后,各乡镇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调查摸底。截止目前全县14个乡镇完成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工作。
(四)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扩大社区矫正的影响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社区矫正还是一项新的工作,一项新的任务,一个新的课题,全社会和广大群众还比较陌生,为扩大知晓率,使社会各界和基层干部群众认识、理解、参与和支持,一是借助新闻媒体对社区矫正工作大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和各乡镇发放社区矫正宣传资料1000余份。
(五)抓好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关爱帮助。对于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主要抓了全县统一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工作台帐,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各种法律文书,规范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台帐。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狠抓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
社区矫正对象进入矫正环节后,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对辖区矫正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到对象家中和所在社区进行走访,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犯罪事实、家庭背景、思想状况等,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谈话,告知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在社区矫正期间应该遵守的相关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分类管理,为每个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了规范的“一人一档”档案,明确了矫正责任人,确立了监护人,签订了帮教协议,制定了矫正方案。重大节假日必须上门走访、矫正对象思想波动时必须过问、矫正对象本人及家庭出现困难时必须在政策范围内帮困解难。一思想汇报,一个月一谈话教育,一个月一集中教育,一个月组织一次公益劳动,使其牢固树立和强化其服刑意识,有利于社区矫正期间的矫正管理。
对请假、外出务工的社区矫正对象,一方面和务工当地的社区矫正部门取得联系,请当地社区矫正部门代为监管;另一方面要求外出务工的社区矫正对象按时通过电话和书信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和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脱管、漏管现象。
认真做好审前社会调查工作。我县社区矫正办公室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在接到各地法院、监狱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的委托函后,及时通知乡镇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各乡镇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规定到该罪犯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进行调查走访,经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情况后,报经乡镇(办)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能否判处非监禁刑的意见和建议,经审前社会调查人签名,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后,再报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县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要求进行严格审查,按程序完成后转报监狱、法院。
三、存在问题
当前,特殊人群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二难”。
(一)管理难。一是一些社区服刑人员服刑意识不强,对于自身身份认识不明确,特别是部分剥夺政治权利社区服刑人员较难管理;二是县、乡镇两级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不足,一兼多职、安排非本职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司法行政机关没有矫正强制权,不利于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
(二)就业、创业难。当前,特殊人群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引导、自谋职业、落实责任田等措施能够满足基本的就业需求,特殊人群申请较好的就业时往往存在职业歧视、身份歧视,不利于社会接纳特殊人群;此外,对于当前一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创业需求,会遇到平台弱、优惠少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
1.创新发展衔接工作机制,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建立衔接情况月报送核对制度,细化社区服刑人员入解矫操作流程,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文书及时移交“双到位”;
2、创新发展监管工作机制,创新发展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审前调查、假释环境评价工作程序;对社区服刑人员申请离开居住地外出务工的,严格外出管理。
3.创新发展帮困扶助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精神上扶心、生活上扶困、就业上扶技、发展上扶业、智力上扶学”等分类帮扶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特殊人群就业创业。
社区矫正帮教安置对象管理方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改造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两类”(社区矫正对象、帮教安置对......
社区矫正 安置帮教工作社区矫正工作:截止2011年10月24日,桃源司法所共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人,其中假释1人,保外就医1人,缓刑2人,司法所定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体学习,每月矫正人员向......
2010年,我乡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计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计划(一)20XX年,全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政法工作和......
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2011年,我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委、党工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