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_浙江省高考语文总

工作汇报 时间:2020-02-27 16:31: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工作汇报】

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浙江省高考语文总”。

2011年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

2月27日上下午各有四位专家作了报告,2011年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

首先,是陈建新(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连续11年至今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教授以“高考作文评卷”为专题的报告。他分析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指出:1998年前后全国统一出卷的时候,教育部考试中心曾经发过一个作文评卷的分项标准。这个分项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两部分,基础等级分又分为内容分和表达分两个部分。内容分有题意、中心思想、内容和感情四个方面,表达分有文体、结构、语言和字体四个方面,再加上发展等级分的深刻、丰富、文采和创意,也是四个方面。加起来,就是十二个评分大点。这几年来,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规定评卷打分。但是,在阅卷的时候,对这些要素还是有一定的侧重的。

阅卷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审题。因为,从审题上能够看出一位考生写的作文,到底是看到题目后在考场上当场构思写作的,还是事先准备好的(这种准备包括“套话作文”的事先准备材料和抄袭作文的背诵)。强调高考作文是应试作文,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定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遵照考试方的要求,由考生本人当场完成规定题目和要求的作文。如果违反上述限定,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是作弊作文,而让作弊作文获得高分,是高考过程中最大的不公之一。高考应该公平合理,有什么水准,在考场上发挥得如何,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分数。然而,抄袭作文和套话作文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性。并进一步指出话题作文的主要弊端在以下两点:

一、放宽对审题的限制,让一个题目可以写很多种主题,容易被某些考生套作;

二、对作文的体裁不做限制,令高中语文教学放弃了对学生的体裁教学,学生也放弃了对各类文体的学习和练习,造成了所谓的文化作文--套话作文满天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作文能力。让人欣慰的是,2010年的作文命题,充分注意到了作文阅卷组的立场和观念。出题组放弃了话题作文那种对审题的过分宽松的要求,改出新标题作文--既给出作文的标题,又给予适当的材料,让考生一定要写当下的社会生活。

接下来分析阅卷老师关注的作文语言问题。他认为从学习写作的角度看,其实语言是最见功力的事。高考作文语言的评判标准,就是这样四档:流畅、通顺、基本通顺和不通顺。审题准确,语言流畅,这样的作文,一般都会在40分以上,一般都能得到45-48分。但是,如果要想使自己的作文分数超过50分,仅仅做到这两条是不够的。这里,立意就显得分外重要。所谓立意,就是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给自己的作文确定的一个主题或主要观点。同样一篇命题作文,立意高下,会使文章的档次差别很大。最后陈专家强调要加强议论文的训练。写议论文,首先必须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到这里,我们能感觉到,高考作文,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的问题,这是一个提高考生的整体人文素质的大课题。

第二节课是包建新(临海市回浦中学,特级教师)老师针对考前90天如何提升作文成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首先分析了高考作文的特殊语境和写作实质,提出高考作文是用笔来写,电脑阅卷:屏幕上看与纸上看不同。对书写应认真对待。阅卷老师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平时训练应要求学生标题尽量显示审题成果;行文线索、层次要清楚,明晰而不含蓄,把得48分作为最高追求目标。在写作能力结构上要侧重于写作的能量和文章的生成。所有类型的题目的审题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形成准确而理性的判断。写作的线性结构就是会折腾:(1)拉长真实的时间。(2)让笔下的人物做事总不成功。(3)改变事情发展的常规方向。最后对学生进入考场准备也提出具体的建议:(1)背诵10篇精美短文。(2)整理10个生活细节。(3)熟记50句有点陌生化的名言警句。(4)记住10个典型事件。(5)理出核心判断独立一段放在开头或写在草稿上给自己思维定势。(6)不要把试卷中的材料抄入作文,也不要模仿试卷中阅读文章的构思。(7)认识教师群体富有同情心。(8)写作时,假想一个读者。

第三节课沃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高考心理学家)教授讲的考试心理。首先从高三学生的心里现状和我们的困惑入手进行分析,这对高考前的学生心里现状,通过大量的事实和自己的指导事例及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指导:(1)明确目标是激发孩子动力的关键,(2)心理资产是家长留给孩子的真正财富,(3)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孩子学习成功的保证,(4)帮助孩子了解潜能是成功的捷径,(5)高考成功就要让孩子超常发挥,思想汇报《2011年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

第四节课是王大绩(北京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老师讲的“作文命题预测”。重点提出一个“细节”,一个“感悟”,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以此为基础,写作备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2)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2)构建联想想象的桥梁。

强调任何作文题目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是如此。当然,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思维品质。其实,历年作文同一题。这道题目就是“生活”,“生活的运动”,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与承递”。低碳,只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任何作文题目都带有生活运动--发展变化的基因。在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方面,提出用“感悟生活法”取代“死背素材法”㈠感悟生活,逐渐形成熟悉的领域,㈡充实细节,“专攻”熟悉的领域。在构建联想想象的桥梁方面,提出用“完整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分析说创造的本质就是使荒谬合理化。中学生写作创造性思维的要义是超越--对“旧我”的超越,对“群体”的超越。重点不是产生创意,不是“提出问题”;而是“坚持性”,是实现创意的努力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努力。“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们需要用“完整创造论”取代“空想创造论”。有了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打开思维的大门,就有了认定自己“立意和选材”坐标点的前提。有了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自己“立意和选材”的坐标点就不再空洞苍白,就有了盈盈绿意、盎然生机。如是,构建作文题目--对其立意选材的开放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与写作素材--既有充实细节又有充分感悟--之间的桥梁,就成了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第五节课是钱增兴(杭州第二中学,特级教师)老师基础知识部分。首先对2010年浙江卷考情分析(1)浙江卷第1-7题命题特点(2)考情分析,各题的难度系数与失误主因分析接着是对2011年考纲分析:稳中求变,主要剖析样卷体现的命题趋势。第三、提出2011年复习重点(1)立足于近两年高考浙江卷命题的特点及考生失误的重点分析,找出应对的策略。(2)各题突破的重点与方法。

四、2011年高考备考策略:针对性:知识性备考和思维性备考;系统性:知识网络与木桶理论,阶段分类复习到总复习;实效性:校本资料团队精神。第五、基础知识考点取胜的要诀,突出做好五个一工程:一个周密的方案,一套合适的资料,一份优质的试卷,一个系统的整理本,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

第六、提出基础题得高分的三大基石:扎实系统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的攻关提高,最后冲刺的综合训练。

第六节课是羊刚(湖州中学,特级教师)老师讲的《把握动态优化对策》,主要谈了2011年高考阅读复习备考方面的问题。

(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2010年是两个选择题,两个主观题。2011年将是两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赋分从12分减为9分,分数减下来了,可复习的难度不会降低。(1)学生做题,特别是做小阅读题,有轻阅读重题目的倾向,而且不太注意即时记忆,看到后边往往忘了前边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本身,首先把文章读懂。集中精神、细读文本,标注段落、圈圈点点,生疑解疑、上下联系等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要注意强化。另外,引导学生养成即时记忆的习惯也很重要。(2)学生进行信息筛选、语言比对、归纳概括往往比较粗糙,教师讲题时注意培养学生理解性筛选和进行语言深度比对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的习惯。(3)主观题训练要特别强调审题和表达的全面和简明。(4)全国卷中推断题命制比较成熟,可适当选用作为训练材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跟其他省市高考卷比较,小说选用的频率较高。以后选文阅读理解的难度,有可能高于《魔盒》和《静流》。(1)将《外国小说欣赏》的知识列入复习范围,讲题时要特别花力气讲清试题选文跟课内作品的练习,帮助学生打通课内外的联系。(2)学生读不懂作品的原因之一是考前没有读过类似的作品,因此训练选文一定要精心,不同体式,如散文、小说,散文中的典型散文和非典型散文,小说中的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东方小说和西方小说要尽可能覆盖。不同主题的文章也最好兼顾,让学生见多识广。(3)引导学生体会读懂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的过程。(4)归纳答题方法要避免简单化。

(三)古代诗文阅读。逐渐回归纪传体主流,但也可能像09年那样,选议论性文字较多的语段,而议论文字一多学生理解就会增加困难。设题上,文言文:常态化--实词、虚词、内容赏析、断句、翻译。诗歌:趋于朴素简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是怎么表达的。(1)适当选用议论较多的文段做训练材料,上海2011春季卷选文可作参考。(2)多训练学生的“裸读”能力。不借助工具书,不依赖教师讲解,自己根据语境读懂作品。在读懂的基础上做题。(3)回答“表达了什么”的题目,要尽可能考虑全面。2011考试说明上的那道诗歌题还不够典型,在尾联中读出感慨功名岁月都随岁月流逝这一点意思比较牵强。

(四)《论语》阅读。2011年考试说明的实质性更改都跟《论语》有关。表述: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理解和批判继承。这种表述不仅给了《论语》阅读以法定的依据,而且进一步明确了考查的定位:重点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批判继承的能力,而不是考查一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赋分:分值由四分增加到七分。(1)加大《〈论语〉选读》复习力度,使之与赋分相应。(2)进一步认识课本特点。《论语》思想博大精深,9个要点内容都很丰富,由于编选的关系,各课内容有交叉,而这正是命题者可以发挥的地方。(3)分课梳理课文要点。课文10课书,其实仅9个要点:为政以德、礼治、入世态度和奋斗精神、价值观(仁)、修养观、交往观、教育观、师生关系、中庸。(4)花大力气促成学生对论语精髓理解的融会贯通。(1)课内外联系,(2)古今联系,(3)各课贯通。

第七节课是程继伍(浙江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老师讲的《凸显浙江特色,提升文化品位》,主要谈了2011年浙江省语文卷考试说明择要解读及备考导引。从浙江省新高考之路,考纲的三级化定位,考试说明择要解读,高考语文难易推测,关于试卷特点风格,今年备考策略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

第八节课是王小潮(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参与浙江省该考阅卷已逾10年)副教授讲的《与语文学科互动》,主要讲自选模块语文部分的复习。

MSN(xiexiebang.com)

浙江省高考方案信息

浙江省2009年高考方案信息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从该方案看,高校招生的选拔模式,将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

浙江省高考语文背诵课文全部

浙江省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全文(根据2009年《考试说明》)(一)古文(12篇)一、《论语》选读背诵基本篇目1、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2012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2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评析【字体: 最大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 (右键暂停)发布日期:【2012-7-30】 人气:1423吴祖万(浙江省丽水中学浙江 丽水323000)摘 要:2012年浙江省语文高......

浙江省高考语文压轴卷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倭寇(wō) 甄别(zhēn) 削苹果(xuē) 长吁短叹(xū)......

下载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高考信息会议语文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