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联寄宿制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育人促发展,活力校园结硕果
——民乐县民联寄宿制小学创建“校园文化特色校”工作汇报
民联寄宿制小学自创办以来,面对教育发展新形势,秉承“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特色,积极开展各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校园活动,积极为学生创建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了“活动课程化、活动普及化、活动精品化”的鲜明特色,构建起了文化与艺体并进的素质教育体系,树立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2009年学校被评为“张掖市教育系统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先进学校”,2012年被中共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单位。
一、学校基本情况
民联寄宿制小校始建于2009年,前身为民联中学。学校招收全乡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服务民联乡19个行政村,22000多人口,服务半径20公里。至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6人,学生426人,其中六年级226人,五年级200人,共设12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23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807平方米。
二、创新管理模式,彰显办学特色
(一)精心谋划,锐意创新,积极探索特色办学路径。学校创办伊始,校领导班子就将挖掘优势、培育特色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学校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发动全体教师展开深入讨论,集思广益,精心谋划,深入论证,将第二课堂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小体验,大作为”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确定为学校发展的五条路子,力求通过活动课程化、普及化、精品化促进学校管理特色化。
为抓实抓好校园文化活动特色工作,学校狠抓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民联寄宿制小学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民联寄宿制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民联寄宿制小学课外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民联寄宿制小学“传承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方案》和《民
联寄宿制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方案》。为“校园文化特色校”创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明确了工作方向。
每学期初,学校都要对第二课堂活动、体育大课间活动、小实践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和传承非遗文化活动进行精心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制定了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度。校委会定期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创建表演、展示的平台,以检阅活动成效。每学期末,学校还要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有力地促进了特色校创建工作的常规化和制度化。
(二)强抓硬件建设,为特色办学奠定物质基础。学校抢抓“两基”迎国检契机,积极争引项目,不断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9年,学校争引“危改”项目资金306万元,建成2600平米的四层双面教学楼1幢。2011年,投资30多万元,完成彩砖硬化面积3305平方米、混凝土硬化面积1699平米。充分发挥校舍充足的优势,先后建立了德育室、少先队活动室、手工劳动展室、音乐教室、体育器材室、美术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值班室、治安室、医务室等功能室,并积极争引中华慈善协会“观澜湖爱乐教室”项目1个,爱心电影教室1个。各功能室布臵精美、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设施齐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开设第二课堂,打造学生成长乐园。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组建了体育、文艺、科技等各类兴趣小组25个,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和管理措施,通过人性管理和科学引导,使第二课堂呈现出了生本化、趣味化、课程化、精品化的特点。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组建了体育、文艺、科技等各类兴趣小组25个,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和管理措施,通过人性管理和科学引导,使第二课堂呈现出了生本化、趣味化、课程化、精品化的特点。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展示自我搭建了平台。三年来,学校一直强调对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的科学指导与人性化管理,采取了“六
定”措施,即:定辅导教师;定活动项目与具体内容;定活动时间与地点;定评比标准与奖励办法。通过这些措施,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展现的舞台,参加自己心爱的活动组,感受兴趣小组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充实。
为检测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成果展示。美术室里展出美术兴趣组同学绘出的一幅幅精美图画和精心设计制作的艺术作品;音乐教室中一曲合唱让优美的歌声在校园久久回荡;电子琴室里悠扬的琴声奏出一道绚烂的彩虹;微机室里学生精心制作的一幅幅优美电子报让大家耳目一新;操场上田径队同学们斗志昂扬、生龙活虎……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展示活动,既检阅了活动成效,又让学生找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习兴趣,更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增添了无穷活力。
(四)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建设活力校园。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每天安排1个25分钟的课间活动和每天下午40分钟的课外活动组成大课间活动。要求活动做到“一天一小时,一人一器具,一月一主题,一期一测评,一年一盛会。”结合时令特点及不同的节日,开展“队列队形比赛”、“阳光体育运动会”等系列艺体活动。还通过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精心排练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类代表性节目——“腰鼓舞”、“霸王鞭”、“顶碗舞”。节目既有传统的地方特色,又融入了现代舞蹈艺术的特点,集表演、欣赏、娱乐于一体,雅俗共赏。同时各班还编排了校园集体舞、韵律操、国学操等节目,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逐步形成了充满生机的学校体育特色。
在活动内容上,学校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等形式多样、新颖热烈的项目,力求参与面广、趣味性浓、活动量适度、安全性强。同时还结合地方实际上,开展了踢毽子、跳
长绳、短绳、跳橡皮筋(单人、双人、小组、花样等)、掷沙包、滚铁环、抬轿子、丢手绢、拍球比赛、障碍跑等孩子们喜爱的各种游戏活动。
大课间活动项目操作性强,宽敞的活动场地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一部分器材由学校提供,更多的则是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简便易操作,有跳绳、沙包、橡皮筋、铁环等。既充实了活动内容,又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方便学生随时锻炼。学校每两周举行一项趣味体育比赛,每学期开展一次阳光体育节活动,并对活动中的优胜班级和学生进行奖励,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使孩子们真正体验了快乐与健康。让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有效增强了师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师生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得到了强化,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五)开展“小角色,大作为”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在学生体验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此,学校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为基点,创造性地开展了“体验小角色,走进大社会”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当小干部、小记者、小主持、小引导员、小读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小干部:通过组建学生会、班干部轮流等形式,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转变,由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转变。在民联寄宿制校园,你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肩披红色绶带的同学认真细致地开展“小干部”工作,时而检查场地是否有果皮纸屑,时而督促提醒同学们在楼道里保持安静,时而手把手地纠正同学们错误的广播操动作……小干部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也让每位同学认
识到,只有从小事做起,当好一名小干部,长大才能为国家做大贡献!
小记者:为了让校园内外积极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让大家知晓,学校开展了小记者活动。小记者在红领巾记者站及所在班级语文老师的指导下,采访家长、亲友、老师、同学以及乡间名人,并撰写反映校园动态、社会现象的优秀稿件,有的在校刊《沙枣花》上发表,有的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此项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提问、速记和写作等综合能力,也使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会了怎样与人交往。
小主持:为保证学校各类活动有序开展,学校培养了一批小主持,通过主持班内及学校的各类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等,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和普通话水平,锻炼了孩子当众表达的胆量,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水平与演讲能力。
小引导员:通过选拔优秀解说员担任小引导员,让这些经过文明礼仪培训的同学成为学校特色宣传员,为本校师生及来宾引导解说校园概况、文化特色。同时紧扣社会实践主题,精心设计文明小引导员主题活动,在各班组织开展以“校园文化助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解读校园文化,让学校每一个学生了解本校校园文化,弘扬校园文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小读者:本着“传承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理念,我校结合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图书使用率,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借书、读书的开放的港湾。我们还要求每个班级设图书角,引导学生把一些优秀物带到学校来,使全校学生都加入到“献一本看百本”的读书活动中来。同时建议每个学生在捐书的同时制作一张图书卡,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卡上还可写爱书的格言等,激励同学们爱护书、爱读书,为学生阅读提供方便。按照“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学校安排了两个诵读时间,一是各班每周两节经典诵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二是“晨诵”时间:每天早读前10分由语文教师组织进行班级诵读展示。为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诵读,我校每年的4月份和11月份各举办一次“读书节”活动,分别以“诵读经典,感恩幸福生活”,“相约好书,牵手美文”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评选“班级诵读之星”和“师生诵读之星”,树立典型和榜样。各班还开展“故事会”、“读书博览会”、“名人拾贝”、“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好书推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共享读书的乐趣。
(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坐落于祁连山脚下的民乐县,受冰川灵泉的滋养,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多年前,先辈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30项之多。其中霸王鞭、顶碗舞、腰鼓及社火表演等这些体现地方特色的传统地方文化,更是充分反映了民乐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生产中乐观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但在目前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进程中,大浪淘沙,我县的非遗文化已日益湮没在滚滚红尘中。作为学校,我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于是,我校决定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出发点,每学期安排20个课时,进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排演活动,特邀民乐县文化馆同志及一些民间老艺人来我校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乐顶碗舞”、传统民间“腰鼓”、“霸王鞭”进行了传承辅导。并排演了现代集体舞蹈“竹竿舞”,这些活动集娱乐、健身、传承于一体。经过老艺人们的精心指导,全校师生紧张认真的排练,轻盈优美的顶碗舞,铿锵有力的腰鼓,节奏欢快的霸王鞭,明快响亮的竹竿舞。包容并传递着多种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同时,我校又成立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校本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同志为了能最真实,最直接的将我县的顶碗舞等非遗文化呈现给学生和广大教师以及社会爱好者,不辞辛苦,广泛搜集资料,认真采访民间老艺人。历时两个月,终于编写出了《艺芽》这本教材,它虽然稚嫩,但却倾注着心血和汗水,凝聚着智慧。
(七)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通过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
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和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的贯彻与实施是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更好的提升。我校根据这一精神,寓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活动于音乐课教学中,广播站将每天播放一首爱国歌曲,同时遇到重大节日,如六
一、国庆等,组织相应的歌咏比赛。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结合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进行。我校充分发挥爱心电影教室的功能,学生每月至少观看三场爱国主义影片,由电影教室负责人统一制定观看计划。每次观看完毕,要求各班组织交流观后感,学生每学期写出5篇以上观后感,要求各班每次观看后,将2-3篇优秀观后感发表到学校网站。负责老师还根据影片内容,设计了各种有奖问答题,提高了学生观看的积极性。
坚持不懈的追求为学校赢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在全县中小学体育运动会中先后夺得了团体总分第3名和第4名的好成绩。校篮球队夺得民乐县中小学生篮球赛小学组亚军2次;学生在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85人次,在全市科技书画大赛获奖25人次,在全县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
学校的特色化管理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得到县教体局领导的肯定,并在2011年秋组织全县寄宿制小学领导进行了现场观摩,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些成功做法,也在其它寄宿制小学得到了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和“小体验,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被民联学区作为典型,在全乡各小学推广,有力地带动了全乡小学教育特色化发展。
当然,民联寄宿制小学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校”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硬件设施还需完善,特别要加大体育场地的建设。二是各项活动的品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快马加鞭自奋蹄,只争朝夕创辉煌”。民联寄宿制小学在结构布局调整的大手笔下诞生,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起步,将乘着课改的东风,以初生牛犊般的朝气,努力追求卓越,全力实现突破,向着创建全市先进、全县一流的“校园文化特色校”而努力奋斗!
合理配置 规范管理 服务教学 ——民联寄宿制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汇报材料一、亮点与特色(一)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水平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围绕教育......
民联寄宿制小学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本学期,是我校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学期,根据教体局提出的““三个意见””的精神,我校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践行美行教育-----江夏区郑店中学创市级素质教育特色校汇报材料近三年来,我校通过创区级素质教育特色校,有效的规范了我们的办学行为,全面提高了我校的综......
民联寄宿制小学五年级组工作计划2011年3月一、现状分析我校五年级组一共有16位教师,六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254 人。五年级组是一个团结协作、民主务实的团体。但从上期的教育教......
罗汉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各位领导,上午好!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