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亮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双联汇报”。
“双亮”汇报材料:
突出重点 推陈出新
以特色工作推动工会整体工作上台阶
市总工会下辖县区工会5个、行业(产业)工会10个、基层工会1749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会442个、企业工会1137个、乡镇工会59个、社区工会34个、村级工会75个。全市职工24.6万人,工会会员22.8万人;专职工会干部256人,兼职工会干部5164人。市总工会机关现有职能部门8个,下属事业单位4个,干部职工61人。
近年来,市总工会坚持“全力促发展、重点抓维权、重心放基层、关键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四创”为主线,主动作为,创新创特,各项工作创先争优。先后荣获了全国劳动竞赛先进组织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工会评家建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工会法律维权服务示范单位、全国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组建行业工会、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选聘工会协理员等工作,得到上级工会肯定并在全省工会系统推广。
一、创新“三大载体”,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劳动竞赛“点多面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局,以“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和“挖潜增效,共克时艰”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企业增效、党政满意、职工乐意的劳动竞赛活动。先后在三大支柱产业开展了挖潜增效、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在全市重点工程开展了“六比一创”(比科学管理、比技术创新、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成本控制、比文明施工,创优质工程)劳动竞赛,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了“创三优”(创优美环境、创优良秩序、创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实现了竞赛出效益、竞赛出精品、竞赛出人才。根据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出台了《新余市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和《关于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决议》,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竞赛格局。
岗位练兵“创先争优”。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以“十百千万”工程(选树十大金牌员工、征集百条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组织千名名师带徒、开展万人岗位练兵)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岗位竞技和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总结职工先进操作法等活动,职工“练绝活、干一流、争第一”的热情高涨、技能水平大大提升。涌现出首席技师、金牌员工、星级员工3000多人。在第三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夺得13个比赛工种中的4个冠军。劳模精神“入脑入心”。以“向基层倾斜,突出技能水平和群众公认”为原则,通过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劳模621人,其中全国劳模27人、省劳模265人、市劳模329人。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成立了市劳模协会及九个分会,举办了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编纂了《时代先锋-新余劳模全传》,在新闻媒体设立了劳模风采展示栏目,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赶超劳模成为广大职工的目标追求。
二、创新“三项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创新维权维稳机制。一是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壮大中的难题”,帮助职工解除“工作生活中的烦恼”。选树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68家,9家企业分别荣获全国、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二是深入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全市实施厂务公开制度企业100%,国有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100%,非公企业职代会建制率93%。三是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启动了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展了“百日要约行动”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集体协商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创新困难帮扶机制。深入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爱心、冬送温暖”活动,全面启动“百企千岗进社区”工程,联合举办“励志班”,组织动员200多名劳动模范、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子女结对助学。目前全市建档困难职工7941人,成立各类职工互助基金会20多个;免费培训困难职工和农民工3100多人次,提供职业介绍13240人次,帮助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9330人次;累计为5532名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助学金1037万元;累计筹集帮扶资金1900多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1230人次。
创新长效救助机制。一是创建服务职工大平台。形成了以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区职工服务中心和社区、企业工会帮扶站为两翼的帮扶网络。二是创建全社会帮扶大格局。充分利用“爱心协会”、“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学校”等平台,常年向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援助。累计救助患大病职工1600多名,救助金额260多万元;每年为困难职工提供就医、购药优惠5000余人次,优惠金额20多万元,帮助近1000名困难职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三是创建为职工解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广泛推行“四个一”群众工作法(每周开展一次领导接访,每月坚持一个群众工作日,每季组织一次矛盾集中排查,每年帮扶一批困难职工),建立健全“三挂二联”制度(市总每位领导挂点一个片区,县区工会、行业工会每位领导挂点一个乡镇或企业工会,基层企业工会每位领导挂点一个车间或班组工会;每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一户困难职工家庭,每位工会干部、劳模联系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全面启动职工心理援助“五进”(进企业、进机关、进警营、进学校、进社区)活动。3年来,受理职工来信来访700多件、1600多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0多起,开展专项维权30多次,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300多个,帮助职工追缴钱款6000多万元。
三、创建“三大平台”,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 创建职工教育平台。一是大力加强形势任务教育。针对国企改革改制以及欧债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稳定带来的冲击,开展了以“讲形势、讲责任、讲奉献,提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二是大力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了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和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组建职工志愿服务队50多支。三是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运用“周末课堂”、专题报告会、班组学习、主题教育等形式,帮助职工坚定理想信念。
创建文化建设平台。一是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提炼一种精神,创作一首歌曲,培育一支队伍,建设一个阵地,选树一批示范点”为主要内容,率先在工会系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做法在《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目前全市共有389家企业提炼了企业精神,78家企业创作了企业歌曲,职工书屋、职工俱乐部(活动室)367个,职工业余兴趣活动小组625个。二是着力加强职工活动场所建设。市、县(区)工会、各基层工会新增职工活动场所面积近5万M。三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坚持“大小结合,大活动出彩,小活动出色”的思路,举办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和谐新余,放歌奥运》文艺演出、首届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节、全国女子篮球俱乐部联赛(新余赛区)、全国首场由工会主办的《激情广场》演出以及“喜迎十八大,颂歌献给党”演唱会、全市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创建素质提升平台。一是全面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在全市所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以“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体会、学一门新技术、提一条好建议、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提升“五个一”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加强学习和道德修养,陶冶人生情操。二是全面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深入落实《新余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大力实施技能培训、技能练兵、技能比武、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打通了职工技能提升快速通道。三是全面建立职工“提素”长效机制。三年一届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四年一届的全市职工读书节、职工科技节、职工艺术节、职工运动会,已成为职工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
四、创新“三大建设”,发挥工会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2组织建设“点面结合”。一是突出在“点上”建会。以“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为目标,以“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为要求,以“党工共建”活动为抓手,每年确定不同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作为建会和入会的突破点,通过集中建会、重点建会,提高了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新组建了8个行业工会,突破了劳务派遣公司、出租车企业和一批“两新”组织建会,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达90%以上,全市职工入会率达90%以上。二是突出从“面上”规范。推动出台了《中共新余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为全面加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以“双亮双比双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达标和创建“职工之家”活动,总结推广各级工会特色活动(工作),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工会与非公企业工会“手拉手”帮扶活动,建立健全领导分片联系基层工会制度,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工会的活力,推进了工会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大批企业荣获全国、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良山镇、水西镇等工会联合会荣获“全国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称号。
实力建设“多管齐下”。一是加大工会经费征缴力度。坚持把增强工会经济实力作为发挥工会更大作为的重要基础,通过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多管齐下促进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工会经费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抓住与市政府召开联席会的契机,着力解决财政划拨工会经费预算、计提不到位问题,目前市总本级财政划拨已列入预算并逐年增长,县区财政划拨基本到位;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工作联系、情况通报、竞赛激励等多项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工会经费地税代征工作的开展;加大经审力度、开展集中收缴行动,借助审计、税务稽查力量,着力解决少缴、漏缴问题,提高了经费收缴的覆盖面。二是加大工会资产监管力度。市总本级建立了专门的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出台了全市工会系统资产管理办法和市总本级资产监管制度,完善了工会资产全面普查、管理使用、监督考核机制,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工会资产清理登记核实,确保了工会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清理、修订市总工会工作制度,编辑《新余市总工会工作手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程序办事。
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大工会干部协管力度,坚持与党委组织部门联合考察工会干部,提出留任、调离或提升的使用意见和建议,完善了领导干部考核、评议制度。配齐配强行业工会领导班子,强化了行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坚持每周五的政治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和送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帮助广大工会干部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拓宽眼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明确工会干部在基层的时间、解难事的要求,实现了“服务职工在基层,干部受教育在基层,转变作风在基层,提升素质在基层”的目标。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会工作协理员选聘工作,经验做法在全省工会系统推广。
林业局工会关于在林场、苗圃工会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履职能、工会主席亮身份履责任”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辽宁省总工会关于在企业工会实施......
党组织“双亮”制度一、“双亮”的概念党组织亮责任、党员亮身份二、“双亮”的形式党支部和党员要通过职工大会、公开栏、党员活动室、网络主页等多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开亮......
重庆中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会推进落实“双亮”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推进落实2012年6月25日县总工会关于在企业工会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的意见,我企业工会及......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六月的本人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发现问题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