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XX村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XX村环境保护基本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科学制定农村环保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我村调研组及时深入实地,对XX村自然环境及资源、环保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镇东北边,北靠兰坪县金顶镇、南接长新乡永香村马渡登、东剑川县象图乡、老君山镇,西至中和村、松水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委会,集“民族、山区、边远、贫困”于一体,境内最高海拔3638米,国土面积73.80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625户2149人,有耕地面积2889亩,2011年人均生产粮537公斤,人均纯收入2956元,大畜牧存栏1887头,出栏786头,小畜牧存栏5192头,出栏6552头。有饮用水源地25个,太阳能用户60户,森林覆盖率68%,农药、化肥年用量近30万公斤。
二、存在的问题
(一)燃料结构不合理。
目前,XX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还是以燃烧薪柴为多,沼气池利用数为零,少数农户使用电气、太阳能,这种习惯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不规范。
XX村畜禽养殖以自由放养为主,畜禽粪便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水源地均在本村,但又没有水源保护,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有时会造成水源污染。
(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部分农民对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特别是化肥的流失率高,容易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阻碍环保的因素
(一)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在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绿色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形成。
(二)环保设施投入不足。
“整村推进”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但是由于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显得
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环境保护规划尚未形成。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署,大部分农村没有生态保护规划目标,出现“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四)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地域、界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
四、对策与建设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也是农村的潜力所在、魅力所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片推进。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特色;要全面治理,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一个村一个村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要强化基础,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和“生态环保网”,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努力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经济
1、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主导农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树立品牌,集中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强化农业产业内循环,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基地与加工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得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重点发展核桃、茶叶、林下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2、发展生态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大有可为。要发掘山水、路桥、溪流等各种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别有风韵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体现云龙特色的古村落、古桥、古路要保留,创建生态旅游村。
(四)改善生态环境
1、以新村规划为龙头,美化环境。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
活、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等原则,完善村镇规划,规划明确工业、农业、居住、商贸等功能区划,对新村建设、道路环境绿化、生活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村容整洁的新村格局。
2、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村庄道路,实施道路硬化,亮化主干道,加强河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污水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卫生厕所普及,开展“四害”控制。
3、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门前卫生、绿化“三包”制度,签订文明卫生责任书,制订村规民约等,使人人都参与整治创建活动,共享共保创建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四)打造生态文化
加强对村民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转变其对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的态度。宣传并培训有利于农田控磷减氮优化施肥技术,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并愿意接受;宣传无公害产品的相关内容等,使农民懂得生态农业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贡献等等。结合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2012年11月20日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调研报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调研报告为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近期,**保护区组织人员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县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工程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农村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