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刻瓷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淄博商业调研报告”。
淄博刻瓷产业发展状况
调研报告
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
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淄博刻瓷,独树一帜。淄博刻瓷历经三十多年不断发展,刻瓷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提升淄博陶瓷文化品位、加快陶瓷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移步伐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掌握淄博刻瓷发展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深化发展“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协会深入陶瓷艺术大师工作室进行调研,探究淄博刻瓷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专门邀请淄博刻瓷领域内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举行了座谈会,听取了大师们对促进淄博刻瓷进一步发展的的意见建议,报告如下:
一、淄博刻瓷发展概况
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花纹再赋以墨彩而形成雕塑工艺品的艺术。起源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的宫廷,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镌瓷科,通过皇权贵族引领由宫庭向市井辐射,刻瓷工艺得以快速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刻瓷艺术进入山东,最先吸纳这一艺术的是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石可所长与郑惠民先生。时任省领导高启云副书记为推动刻瓷技艺传播,建议将此工艺推至瓷区。淄博作为中国五大瓷区之一,按照上级指示,原淄博瓷厂于1975年初派陶艺家张明文先生率青工刘瑞云专赴青岛拜会石可、郑惠民先生学习刻瓷,回厂后组建起淄博第一个刻瓷小组,淄博刻瓷由此而生,并形成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淄博刻瓷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开始于1982年。1982年在德国慕尼黑第三十四届世界手工艺品博览会上, 原淄博瓷厂李梓源的鲁青瓷五头刻瓷文具斩获建国以来的陶瓷首枚国际金牌。从那时开始,至今有先后14位艺术家代表国家近二十次前往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等十几国办展交流,艺术大师刻瓷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与外国政要,在国际上被誉为“神奇的艺术”。同一时期,淄博刻瓷创始人张明文专门编写了《刻瓷艺术与情理法趣》及《刻瓷教学大纲》,在全国推广刻瓷技法和刻瓷工艺。1991年,由张明文起草的中国第一部刻瓷国家标准《全国陶瓷行业刻瓷技术等级标准》在淄博诞生。自2008年开始,“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建设带动刻瓷市场繁荣,淄博刻瓷呈现出第三次发展浪潮。通过打造“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淄博陶瓷逐渐成为淄博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美誉度迅速提高,进一步推动淄博刻瓷发展。通过举办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广大刻瓷艺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极大激发,高水平的新作品不断涌现,淄博刻瓷作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市场价格成倍的攀升,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艺术作品成为市场抢手收藏品,各类刻瓷花瓶和文具的价格涨幅达3~5倍。
二、淄博刻瓷产业发展优势
1、雄厚的产业基础是淄博刻瓷发展的基石。淄博刻瓷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淄博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作为全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从70年代末起,淄博在日用瓷领域先后研制出滑石瓷、高长石瓷、高石英瓷、鲁光瓷、人工合成骨瓷五种新材质,材质创新推动着淄博陶瓷产业得整体发展,尤其是打造“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以来,淄博陶瓷转方式、调结构、铸品牌,开始了从陶瓷工业制造向文化产业转移的步伐,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淄博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由此,淄博刻瓷作为淄博艺术陶瓷最重要的一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
2、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是淄博刻瓷发展的保障。自淄博第一个7人刻瓷小组开始,三十年多年来,淄博刻瓷队伍不断扩展壮大,日益成为淄博陶瓷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目前,专门从事刻瓷创作的艺术工作者达1000多人,淄博陶瓷领域14位国家级大师中就有6位大师专门从事刻瓷创作,82位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就有32位从事刻瓷创作,市级陶瓷艺术大师中刻瓷队伍也占有一定比重。淄博刻瓷以强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越来越多地从事于刻瓷艺术研究与创作,为淄博刻瓷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3、持续创新的刻瓷技艺是淄博刻瓷发展的源泉。在继承淄博陶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淄博刻瓷工作者不断地研究地域瓷质和釉面色彩特性,改进刀具和装饰技法,研究出了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刻凿结合诸方面的新工艺;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巧妙结合并将中国画、篆刻及西方油画的技艺融入刻瓷之中;赋色方式上赋陶瓷颜料工艺实验成功。
4、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淄博刻瓷发展的内在动力。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形成的旺盛需求,给淄博刻瓷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经对普通商品、纪念品、高中档礼品、收藏品四个细分层次的初步统计,收藏品高端市场年供给1万件精品,高中档礼品年供给2-3万件,整个刻瓷市场年供给量7-8万件,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经常出现向大师预订的情形。同时刻瓷作品增值潜力强劲,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精品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张明文、李梓源大师单件精品价格突破50万元,孙兆宝大师创作的世界最大瓷板刻瓷作品《壶口瀑布》收藏价格达120多万元;三年前一件12吋的刻瓷,其价格基本在1000元上下,现在涨到3000元至5000元,12吋的肖像刻盘三年前3000元,现在是10000元;各类刻瓷花瓶和文具的价格也由3000元左右涨至10000元以上,涨幅达3-5倍。淄博刻瓷作品年均拍卖价增幅超过30%,并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三、淄博刻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刻瓷是融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绘画是基础,从作品形成的三个步骤创意起稿、刀法镌刻、赋色来看,决定作品价值的核心在创意,形成创意的基本功是绘画。但是从刻瓷队伍整体上看,有些人能力集中在绘画,有些人能力集中在镌刻,导致一部分人虽然擅长绘画,但刻功不足,一部分擅长镌刻而绘画基础薄弱。因此就出现了刻瓷作者临摹复制他人书画作品的情形,由于创新不足降低了作品价值。加上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使得这一情形得不到根本改善。
2、市场的包装推广与运作程度不够。淄博刻瓷虽然独具特色,但所处地域比较分散,呈点状分布在博山、淄川、张店等地,除少数企业大师工作室之外主要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区域集聚不明显。同时,缺乏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与营销经验,使得优秀的刻瓷作品不能被广泛大众熟知,出现了“中国刻瓷在淄博,淄博刻瓷在家里”的现象。
3、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刻瓷艺术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是个人艺术修养与刻苦锻炼的结果。优秀的刻瓷作品创作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作品的供给远小于需求,致使一些人仿冒大师作品与“枪手代工”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刻瓷艺术市场,破坏了淄博刻瓷的整体声誉。
四、促进淄博刻瓷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1、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淄博刻瓷的发展。把淄博刻瓷放在弘扬淄博文化、打造城市名片的高度,拿出专项资金扶持,在财政、税收、城建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整合淄博现有刻瓷资源,形成市场推广合力;细分市场,强化目标市场分析;挖掘现有渠道,利用好陶博会、中国陶瓷馆、拍卖会等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刻瓷文化氛围,综合运用多种传播途径,充分利用淄博地处鲁中的区位优势,扩大品牌知名度。
3、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首先利用服务平台使刻瓷艺术大师、骨干人员之间能够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技艺水平。其次在现有院校艺术专业基础上,增加刻瓷技艺的教学,鼓励艺术大师对专业学生的指导教育。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根据20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 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 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
**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指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继续扩散蔓延,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意义尤为重大,发展生物产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