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进三同的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2012年1月15日,一早我就出发去村里王奶奶家,此行的目的是去完成三进三同的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来自基层的声音和温暖。
走在乡间小道上,吸允这新鲜的空气,我突然变得贪婪了,很想一口气吸个够。这清新的空气就犹如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尽管是在严寒的冬天,那一抹乡村之绿也不曾消失,地里有墨绿的麦苗,青青的小草和各种绿色的蔬菜。
前行半个小时之后,我来到了王奶奶家,他们家房前房后都是耕地,房屋的正前方种满了果树,再往外走便是呈阶梯状的水田。房子的左边是一大片竹林,这正应了苏东坡的那句话“宁可是无肉,不可居无竹。”王奶奶家的环境也算优美。
王奶奶家可是一个典型的农作户,王奶奶和王爷爷两人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一路走来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无数次的土地运动。一路走来,和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情缘。
我一到王奶奶家,正好逢上王奶奶的早饭时间,一见我到来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身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热情的邀请我一起吃早餐。在王奶奶接待我的同时,王爷爷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碗筷。在学校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在农村就不同了,不管多忙早餐都是一定得吃的。盛情难却,我们边吃边聊,并说明了此次拜访的目的,王奶奶兴奋地表示欢迎。
吃完早餐我们便开始了今天的计划,首先必须把家里的事料理完。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牲畜喂饱,然后再去外面地里刨红薯。王奶奶说如果红薯不尽快从地里刨出来,肯定会烂在地里。于是我们端了满满的一篓谷子来到鸡棚,定睛一看,王奶奶家养的家禽可多了,有鸡有鸭,大的小的满满一棚,这些可爱的鸡鸭一见端来了食物,便唧唧咋咋叫个不停,并且都争先恐后的向门口靠拢,生怕自己没食吃,见着这壮观的场面我接过王奶奶手中的谷子,决定亲自将这些食物送到这些小家伙的面前。当我把谷子倒在它们的食里时,更是你争我夺,即使是大粒大粒的谷子也堵不住它们的嘴,一边吃还一边叽叽咕咕的吵闹。要喂饱它们也确实挺费神的!但是王奶奶家的家禽还不光是这些,除了这些吵人的鸡鸭,还有几头大肥猪,把猪喂完才算完成了今天第一个任务,真是不容易啊!
喂猪比喂鸡更复杂,要先准备剁好的青草和一些杂粮磨成的粉。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喂法,有的喂生粉,有的会把粉煮成糊状再喂,就像熬粥一样,只是时间上略有不同。所有东西准备好了之后,再用水按比例兑好,这样就可以喂了。一头猪要吃一大桶,并且还必须一桶一桶的手提过去。我试了一下一桶猪食有好几十斤,如果长年在农村生活没有体力是不行的。
接下来,我们准备好了刨红薯的必备工具,来到了红薯地,开始我们的第二项任务。在红薯地里表面上看去是什么也没有,光秃秃的。从王奶奶那里了解到,那是因为在农村人们习惯提前半个月就把红薯藤割走,带回家切成段做成猪食,然后用不完的再用塑料袋封装起来,在冬天找不到青草时拿出来用。有了这些存货整个冬天就都不用发愁了,我们所在的这片红薯地面积不大,初步估计,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红薯带回家。
万奶奶以熟练的动作卷起衣袖,拿起工具一锄就是一株红薯,并且完好无损。我就不行了,锄头一下去要碎掉好几个红薯,不过还好劳作了大半天,收获也不小。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午饭时间。王奶奶一边用背篓装着红薯一边
示意着让我也收拾收拾,该回家做饭了。不说还真不觉得,可肚子已经在唱“空城计”了。农村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热情好客,王奶奶做两个人的饭菜就做了一大桌,吃到最后,怎么都吃不完。王奶奶家的活儿可真多,饭后休息了一会儿,我便和王奶奶一起去了菜地摘菜。在农村,每家每户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的,几乎不会买菜,除非家里要待客。
我们带上菜篮,一起去了菜地。俗话说,“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合适的地儿用,此时此刻用来形容眼前之景再合适不过了。这菜地虽小,里面却种满各种蔬菜,在王奶奶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吃法,多汗菜吃叶子,大头菜吃根,花菜吃花„”王奶奶一一介绍道。我们摘了些莴苣、小白菜,拔了几个萝卜。我本以为摘完菜就可以回家,没想到王奶奶见菜地里的野草太多,弯下身子便开始锄草,我放下菜篮,也帮着锄草。不一会儿我便觉得腰有些酸痛,直起身来回眸看了看身后的王奶奶,此时的王奶奶正忙得起劲,右手一个劲儿的抓草,左手便充当中转工具,右手满了给左手,左手满了在扔土沟里。虽然我动作迟钝,但是我也发挥“愚公移山”精神,没有偷懒。在我和王奶奶的合作下,菜地的杂草已被我们统统消灭,这下终于可以回家了。
总算又完成了一个任务,此时离晚饭时间还早,于是我和王奶奶又带上刨红薯的工具,继续去上午没刨完的红薯地刨红薯。经过上午的练习,这下我的技术大有进步,被我弄碎的红薯也少了。听王奶奶说,这红薯一旦碎了,储存的时间就会缩短。碎得太多,一下子用不完,烂掉就可惜了。粮食都是自己一滴滴汗水换来的,如果被浪费了就可惜了。
在农村劳作,特别耗费体力。晚上王奶奶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饭菜,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粮食,我懂得了爱惜。通过今天的劳作“三同三进”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我我受益匪浅!
调研报告对谭洪村发展的思考一、谭洪村的基本情况安溪镇谭洪村位于铜梁县边界,与永川、壁山相邻,地理条件较为恶劣,典型的山高路陡,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农民增收难,属于市级贫困村,全......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走进天堡村根据重庆市政委“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的安排,今年寒假回家认 真落实了“三进三同”活动。通过对我家乡即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天堡村的实践劳......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福禄镇副调研员谭作斌 根据全镇统一安排,我于5月16日在xx村xx家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期间,对xx村村情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
“三进三同”实践调研报告根据 “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安排,我有幸成为“三进三同”活动人员来到了云雾山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
小河村调研报告按照合川区委“三进三同”春季行动的要求,……“三进三同”春季行动驻小河村工作组成员于2011年2月16日至2011年3月2日与太和镇小河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