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课程建设前期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游地理课程作业”。
旅游地理课程前期调研报告
旅游地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体,对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找准旅游地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在2010年3月至4月间我们到青海康辉国际旅行社、青海神州国际旅行社、青海大自然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地理课程的调研。旅游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旅游地理素养对培养服务地方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有积极而直接的意义,对旅游地理在导游、计调、外联等岗位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从而为旅游地理课程的定位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1、旅游业蓬勃发展使得旅游管理人才供不应求
就世界而论,自1994年以来旅游业便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显著的经济地位与解决就业的巨大作用,已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我国的现代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惊人。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调查,2010年,我国旅游业明显复苏,全年保持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乎稳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恢复增长,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加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5.5%;国内旅游人数21.03亿人次,收入12579.7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3.5%;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5738.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21.7%。
2010年青海省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2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22l.5万人次,增长10.5%;境外入境人数4.67万人次,增长29.4%,境外人数中外国人占72.6%。全部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占41.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44.9万美元,增长32.6%,旅游总收入71.02亿元,增长18.1%,为此青海省存在着巨大的各类旅游人才需求空间。同时也为旅游地理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加迫切的要求。
2、结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06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因此深入旅游行业企业调研,分析旅游行业企业的工作过程、了解旅游行业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情况,找准旅游地理课程定位,培养旅游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内容
调研的内容主要有旅游企业相关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旅游地理课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品质等,特别是能够具备自助旅游能力、阅读旅游地图能力,利用网络收集旅游信息的能力,归纳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的能力,培养旅游欣赏,归纳表达旅游美学特征的能力,引导游客爱护旅游环境,宣传可持续旅游的能力。
(三)调研对象
主要进行企业调研,走访青海康辉国际旅行社、青海神州国际旅行社、青海大自然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对企业经理、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导游、计调人员,调研以下内容:
1、旅游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性质、企业资质、承担相关工作的人员数量、需求、技能要求等情况。
2、旅游企业的岗位设置、旅游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等。
3、旅游企业对旅游地理课程定位、旅游地理教学内容设置的建议等。
(四)调研方式
调研的主要方式,与企业充分接触,与企业领导、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家、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参观、网络资料查询对旅游地理课程技能、知识的要求等信息。有关旅游地理方面的相关教材通过企业调研,取得到了大量的一手调研资料,经过对这些调研资料的整理、提炼,掌握了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为《旅游地理》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旅游地理方面的相关教材
三、旅游课程现状分析
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鉴于旅游地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特殊功能和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普遍开设了旅游地理课程,而且在旅游地理教材建设方面富有成果,但仍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研究薄弱、研究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重复工作较多且整体水平提高缓慢等 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和网络化的 出现,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着越来越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情况。
主要表现为:
1、内容上与相关课程之间存在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叠
旅游地理课程的教材版本有很多,有针对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材,但教材的共性十分突出和集中,对旅游资源相关内容阐述所占的比例都很大,一般先从总体上讲述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成因,然后划分成旅游区域,再从另一角度来诠释旅游资源。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学概论等
阐述旅游资源的课程存在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叠,对学科的系统性和便于教师讲授考虑过多,而对以职业能力为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定位考虑不多,不利于高等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的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学习效果较差。
2、传统旅游地理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
教师始终是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 “你讲我记”的境地;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四、调研结论
(一)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捧
在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组织中始终贯穿突出“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教学与操作实习的一体化”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运用科学性、情境性和人本性原则。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融合,实施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重点的项目化教学,通过案例讲解、项目参与等方式将实践操作过程揉合到理论教学的各个任务和实训的各个环节。
教学组织设计上,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旅游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和细化教学内容。
在结合旅游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吸收已有的教学成果和新知识、新技能,引入项目法教学,以项目教学为目标,较好的体现旅游企业真实工作的职业活动过程。
2、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为了加强旅游地理课程的可操作性,在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深
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认真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将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编排。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针对计调、外联、咨询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科学设计学习任务,认真选取教学内容。在行业、企业、业内教育专家以及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及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针对旅游企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知识,对旅游地理课程进行深入论证和分析,本着 “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不断细化的要求,针对相应的学习领域的知识,围绕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情境的实施,实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从旅游企业邀请行业专家,针对岗位任职要求,按照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融通、五段递进”模式的相关要求,与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确定了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
3、实践技能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在课程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在以任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应知部分的知识后,通过职业活动训练项目的情境教学,引入实践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
(二)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目标
1、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贯彻旅游地理建设的全过程。
2、采用基于旅游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与生产过程结合的学习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构建以“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旅游地理》课程教材改革
(1)《旅游地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讲义。
(2)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青海旅游地理》)。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旅游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旅游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
(3)《旅游地理》课程教材内容应突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建筑结构》课程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建筑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广泛而持续的社会需 求,毕业生就业空间十分广阔。高等职业教育......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一、中国出境旅游概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活动发展迅猛,从国家政......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总结在《中国旅游地理》课上,观看了《远方的家》节目之后,各小组同学用旅行的方式带领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美丽,有自驾游旅游专线381国道,有神秘圣洁的西藏,有......
学校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校长向玉青 今年暑期,根据区委决定,我担任杨浦高级中学校长。作为新任校长,我提出“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作为学校的工作......
关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调研报告雨花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调研的背景校外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校外教育工作的范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