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_德州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 时间:2020-02-28 07:16: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研报告】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德州调研报告范文”。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全市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情况下,发展滞后的经济作物机械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为此,我们把该项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在认真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棉花、马铃薯、花生这“三类”重点经济作物及其薄弱生产环节,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坚持创新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我市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照资源丰富,雨热同季,且多集中在经济作物生长的前中期,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受此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影响,棉花、马铃薯、花生成为我市主导经济作物。

(一)种植情况。随着全市“品质农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在我市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经济作物常年种植总面积达243.6万亩,占可耕地总面积的27.4%。其中,棉花、马铃薯、花生种植总面积达177万亩,占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2.7%。棉花是我市主导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160万亩;马铃薯、花生种植总面积分别达10.3万亩、7.2万亩;红薯种植面积3.6万亩,有55.6%集中在夏津县,达2万亩。此外,辣椒、小枣及设施农业在我市也有较为集中的种植。

(二)区域分布。棉花、马铃薯、花生虽为我市主导经济作物,但并不是每个县(市、区)都有,一是棉花。主要集中在夏津、宁津、陵县、武城、乐陵等5个县(市),其中夏津县一直是我市棉花主要集中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54万亩,素有“银夏津”之美誉,其他县(市)植棉面积都超过10万亩;二是马铃薯。主要集中在夏津、乐陵、临邑、武城这4个县(市),其中夏津县种植面积为5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8.5%;乐陵市1.8万亩,占总面积的17.5%。此外,虽然德城区种植面积不大,但比较集中,被列为全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三是花生。主要集中在齐河、宁津,两县种植总面积占到全市的69.4%。随着我市“品质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增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受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收习惯的影响,加上政策扶持不到位、宣传推广不到位、机具研发不到位,成为制约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一直没有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农机部门的足够重视,无论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还是当地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和各项发展措施制定都不太理想,经济作物生产一直处于农民自愿、自由放任的状态。

(二)种植较为分散。由于受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县(市、区)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较小,造成机械不能较大规模作业,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影响机械的有效推广应用。

(三)研发推广滞后。经济作物种收过程劳动强度大,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的期望程度高,但经济作物机械的研发和示范推广远远滞后于粮食作物机械,机械市场投放量少,作业适应性不强,机械性能低,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已经成为目前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最大的“坎”,除棉花机械化收获尚未破题以外。在马铃薯机播、联合机收和花生联合机械化收获环节较为突出,造成农民群众认知程度低,成为阻碍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花生收获环节,由于现有机型技术水平较低,达不到联合收获要求,作业过程中漏果、破果较多,种植户常有想用不敢用的思想存在。

(四)作业成本较高。由于燃油价格的“高烧不退”,致使机械作业成本过高。目前,棉柴机械拔除、粉碎收集均在35元/亩以上。价高了植棉户承受不起,价低了有机户难以接受,在棉柴收集粉碎环节,出现了用油不如用电的现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高棉柴的综合利用率,真正“变废为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棉花机采环节,买不起、用不起、不敢用的情况更为突出。

三、采取的主要推进措施

根据省局《关于推进全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考评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把强力推进,创新发展“三类”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提升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的突破口。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努力形成强大推进合力。今年以来,我们将创新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列为“一把手”工程。为加强对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市农机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站长为成员的“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了《考评办法》。同时,各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重点工作重点抓的要求,研究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中长期发展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年度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建立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工作指导,广泛宣传发动,不断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紧密结合全市农机化重点工作,采取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等形式,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围绕实施经济作物机械化推进行动,借鉴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的成功经验,层层开展现场演示活动,争取领导、宣传社会、引导群众。今年以来,全市围绕“三类”经济作物创新发展,共举办现场演示会28场次,吸引了众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现场观摩。其中,6月27日,在夏津县召开的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场会,省农机局韩永平书记等领导同志应邀到会指导。充分发挥技术指导小组信息灵、掌握技术全面的优势,强化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工作的指导,分析论证主推机具和主推模式,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对农机与农艺的统筹提出参考建议。并建立了长期工作联系指导机制。

(三)强化基地建设,实施辐射带动,全力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坚持把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措施,本着谁有条件谁就先行一步,哪里种植面积大,哪里就承担起率先突破重任的原则,围绕“三类”重点经济作物,根据总体布局和种植特色、规模情况,在全市重点指导建设了5个千亩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其中,夏津县把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为重点,从土地耕整到播种、铺膜、植保、拔柴均已全部实现机械化,2008年,联合有关企业研发的棉柴粉碎收集综合利用机械获得国家专利,不仅大大提高了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减轻了棉农的劳动强度,还有效提高了棉柴的综合利用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在苏留庄镇、宋楼镇创建的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4000余亩;齐河县建立了花生、马铃薯“双千亩”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乐陵市充分借助山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联合乐陵市天成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马铃薯播种与收获机械试验、改进、选型及播种收获示范,起到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基地核心面积500余亩,辐射面积1000余亩。

(四)强化政策扶持,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一是将经济作物机械列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对工作基础较好、成绩较为突出、发展成效较为明显的县(市、区),逐步扩大补贴规模,优先安排。同时,不断增加补贴份额,提高补贴额度;二是“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工程”等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项目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项目,优先安排,重点投放;三是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组织协调,组织开展好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努力提高机具利用率,扩大机械作业面积;四是充分发挥各县级农机化学校的培训主体作用,将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作为重点,进教程、进教材、进课堂,积极联合各有关生产企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容易接受,形式多样,丰富实用的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机具的认知程度。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36个班次,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

(五)实施综合考核,认真做好总结,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全力推动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根据省农机办《山东省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考评办法(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市农机办研究制定了《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创

新发展考评办法》,市农机办“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前,统一进行单独考核和综合评价,并纳入全市农机化工作综合考核范畴,所考核分值累计入全市农机化工作综合考核总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

四、取得的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各地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不断增加投入,加大先进适用机型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专用机械保有量明显增加,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棉花。全市棉花播种机发展到13125台,棉柴拔除机6709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5%、3.2%,其中专用覆膜播种机发展到6560台,增长6.1%,占总保有量的50%;机播率达99.6%,棉柴收获机械化水平达76.7%,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其中夏津县棉柴机械拔除在2005年就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目前棉柴拔除机保有量1170台,机械化水平达99.8%。

(二)马铃薯。专用播种机械保有量103台,是上年末的9.4倍,联合收获机械82台,比上年末增长17%;机播率由2010年的不足4%,迅猛提升到目前的38%,实现了跨越大发展,联合机收率22.1%,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其中,夏津县、乐陵市狠抓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较好的“领头雁”作用。此外,夏津县根据红薯种植面积大,且较为集中的特点,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主要措施,积极联合本县农机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红薯机械化收获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成为全市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今年以来,全县共推广红薯联合收获机械60台,作业面积1.8万亩,联合机收率达90%。

(三)花生。截至目前,全市花生播种机保有量达362台,其中专用覆膜播种机发展到252台,占总保有量的69.6%,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5%、15%,收获机械总量达716台,其中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到224台,同比分别增长172%、11.2%;机播率达72.2%,机收率79%,同比分别提升18和1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齐河、宁津的花生机械化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齐河县花生播种机械化水平达85%,宁津县机播、联合机收率均已超过80%。(王旭景)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一直是制约德州市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

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按照省农机办《关于开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

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作物机械化调研报告......

科技创新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切身的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城乡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们身体力行的感受特色理论课中所传授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反应,2010年暑假,我们同学三个人,来到了位于辽宁省xx......

下载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市主要经济作物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