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暴力引发离婚案件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关于家庭暴力引发离婚案件的调查报告
摘要: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只有家庭安宁才有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在家庭中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不仅损害了家庭的和睦稳定,也成为破会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4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第一次将家庭暴力写入立法,并将实施了家庭暴力作为准予离婚的条件之一。这也使得家庭暴力一词在离婚案件中出现得相当频繁。本文在对兰州市人民法院所审结的离婚案件进行统计归纳的基础上,对因家庭暴力引发离婚案件的现状进行描述而得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法院在应对此类案件中法律适用困惑的原因,进而探析立法与司法应当如何改善才能保障司法的公正。
关键词:家庭暴力 离婚案件 探析 建议 调查对象:XX市城乡居民 调查者:XXX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XX日
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 社区座谈 资料汇总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与现状
所谓家庭暴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一条明确规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一般说来家庭暴力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身体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是指通过暗示性的威胁、言语攻击、无端挑剔,或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隐性暴力行为,它是对人的不尊重,这种暴力的实施其危害性较之身体暴力要严重得多。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共向社会不同人群发放《家庭暴力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在调查中,40%的人认为自己家里存在家庭暴力,其中发生在夫妻间的家庭暴力案件占了50%。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存在误区。
1、对家庭暴力的范围认识不全。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市民认为只有“殴打”才是家庭暴力,35%的人认为“辱骂家庭成员”也是家庭暴力。
2、对家庭暴力的定性认识不足。在被调查的市民中,3.5%的人认为家庭暴力不违法,10%的人说不清是违法还是不违法,有2.5%的人甚至认为家庭暴力是正常现象。此前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家庭暴力上升25.4%。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在二亿七千万个中国家庭中,大约每年有十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女性,约占90-95%,且受损害程度较男性受害者来说要严重得多。据司法调查,家庭暴力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占离婚案件总数30%—40%,而在2.7亿家庭中有30%的家庭不同程度的存在暴力行为。以上数据,仅为报案、投诉的,至于那些碍于情面,不想家丑外扬的“打老婆”案尚未计入。此外,原先家庭暴力多发生在一些知识水平、职业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但近期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施暴者中,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之中,当家庭关系还没有破裂时,往往具有私密性,“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观念,又为这种私密性加上了一道防线。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家庭的内部,受害者往往无力或不愿公开,加之公众的漠视和司法机关的介入不够,可将家庭暴力的特征归纳如下:
(一)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大多数受害人认为,家庭暴力系个人隐私,“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反映到司法机关,会使家庭矛盾激化,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因而受害者大多采取忍耐态度。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除杀人和重伤外,司法机关大多作为自诉案件处理,采取“不告不理”的做法。因此,家庭暴力案件中,真正由司法机关介入处理的较少。
(二)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夫妻青壮年时期,它的表现形式一般为殴打、捆绑、禁闭或其他残忍手段。在调查中,施暴者年龄30岁以下40人,30岁以上的15人,多为青壮年夫妻,殴打占42%,捆绑占10.8%,禁闭占10%,其他残忍手段占7.2%。
(三)家庭暴力成为处理家庭矛盾的途径之一。在调查中有3%的人明确表示会采用暴力方式解决家庭矛盾。而问到对解决家庭暴力的具体建议时,甚至有0.1%的人建议“夫妻对打”。
(四)遭遇家庭暴力时,受害者抗争和自救意识不强。遭遇家庭暴力时,32%的受害者选择“忍受”和“逃离”的来应对家庭暴力,27%的受害者会“反抗”,只有3%的受害者在受到家庭暴力伤害时会选择报警。而据妇联家庭暴力来访情况统计分析,因被丈夫殴打向妇联求助的,占因家庭暴力来访总数的99%,反映受到丈夫经济限制的占1%。
(五)举证难。由于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不法伤害,多是发生在家里,受害者在受到暴力伤害时,没有想到诉诸法律寻求解决,因而不会收集或保留证据。受害者在事过境迁后要举证证明家庭暴力的存在时已有一定的困难。
三、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探析
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家庭暴力,造成不良后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经济、感情、不良生活习惯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能引起家庭暴力。在被调查的市民中,5%的人认为鸡毛蒜皮的事能引起的家庭暴力;的人认为经济支配问题会引发家庭暴力;25%的人认为家庭暴力是由不良生活习惯触发的,25%的人认为感情问题也是家庭暴力的诱因之一,还有5%的人选择“其他原因”。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家庭暴力,深究下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从经济角度分析,主要是女性经济地位低下。女性经济不独立,在经济上对男性还存在从属关系,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相对艰苦,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在外打工的男方,这种依附关系显得尤为严重与坚固。女性因此对男性卑躬屈膝,一旦遭遇家庭暴力,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没有勇气离开男方,而只能抱着认命的态度委曲求全,维持生计。
(二)从政治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已出台多部专门法以禁止家庭暴力,但过于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就目前来看,由妇联、司法、社区等有关部门主动介入的家暴案例几乎为零,而且对受害者调查取证也相当困难,导致无
二是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受害女性,她们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遭遇家庭暴力后,往往只能逆来顺受,即使接受过普法宣传的农村女性,很多也还是弄不清具体渠道,而因为经济不独立、有小孩、等原因,忍气吞声;对于施暴男性,他们不懂这在一个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国家,男女平等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从文化角度分析,主要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一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思想仍然严重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男人认为女人嫁过来就是自己的附属物,应该好好服侍好自己,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二是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仍然存在。“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广大农村地区,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仍然大范围存在,这造成夫妻双方缺乏感情基础,婚后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可能都存在不合,这都会成为造成家庭暴力致使离婚的导火线。
(四)从社会角度分析,主要是基层社会防范控制无力。家庭暴力涉及很多的家庭、感情问题,而并不是一般的治安问题,在农村,家暴事件主要是通过妇联、社区来调解,而妇联、社区又得不到社会其他部门的有力支持,因而,农村的家庭暴力往往得不到来自社会的及时帮助,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此外,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心理因素、婚外情等等。
四、完善离婚案件中“家庭暴力”相关制度的对策建议
首先,是增强受害人的法律意识。对于受害者当务之急莫过于告诉她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告诉她们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学法、懂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是每一位权利欲求者所应当努力的方向,法官在诉讼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职责引导当事人以正确的方式来参与诉讼。其次,是对“家庭暴力”定义的重新界定。婚姻法《解释
(一)》在列举“家庭暴力”的行为种类时只列举了“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然后还有一个兜底性的用语“或其他手段”,尽管有兜底性用语,但前面所列举的暴力行为,都是主要是涉及到伤害肉体的行为,而非肉体性精神折磨,如冷落、恐吓、威胁等没有出现在立法中,这样会给法官在认定“家庭暴力”的过程中带来过多的犹豫与不确定性。所以,在立法中可以对属于家庭暴力的“软暴力”种类进行适当的列举。最后,是司法上的完善。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受害者身受的家庭暴力,要强化各种证据证明力。对此类诉讼中的证人证言而言,单个证人证言或受害人的单独陈述不可能具有决定性的证据作用。这就要求在采用证据上适用推认,即用间接事实推定主要事实的存在。以弥补证据不足的缺陷,实现司法的公平、公正。
家庭暴力的解决的是家庭私事,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所需。只有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才能使每个人都拥有文明幸福的家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会实现。
在此,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以及共同协作完成调研的伙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在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
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关心妇女问题、支持妇女事业、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的社会风尚日渐......
家庭暴力情况调研报告(锦集15篇)由网友“carefree”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家庭暴力情况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篇1:家庭暴力情况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情况调研报告自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