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老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xx县村镇建设调研报告”。
xx老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位于xx县县城西26公里处,南与xx市相邻,西与xx市接壤,素有一脚踏三县的美称,猪龙河从村庄环绕而过。xx历史文化悠久,xx河畔有面积45000平方米,厚两米的仰韶文化遗址—xx台,是进入xx县境内第一村。全村有1800多口人,有党员32人,8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有3人,全部交叉任职,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5岁。辖8个居民小组,有机耕地2882亩,村庄占地面积600余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交通位置偏僻,农民以种粮为主要收入。
二、制约老区发展的因素
(一)由于是三县交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处于不发达地方,村里没有集体和私营企业,市场信息不灵,种植结构调整困难,农民以卖粮食收入为主,兼打零工为辅,年人均纯收入较低在1500元左右。
(二)由于xx河河道严重污染,造成地下水质污染,村里成了食管癌和心脑血管病的多发村,发病年龄低龄化,近两年,35岁-55岁男性因病死亡15人,偏瘫丧失劳动能力的30多人,慢性病家庭因家中缺少劳动力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盖房致贫的人数逐年增加;由于距离县城较远,农民受技术培训的较少,素质相对低下,外出打工就业的机会较少,增收致富困难。
(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xx地貌处于青峰岭漏斗区地下水位较深,每年都有机井报废,群众因资金困难,多以小口径浅井为主,旱天浇灌困难。种粮成本不断增加,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四)2005年,村两委为了打通祖祖辈辈没有出村路的历史,原来要拐几道弯,借道三陵村、范庄村,才能上交通大路,村两委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下定决心,拿出30亩土地,赔偿白沟作、三陵、范庄,冲破重重阻力,借资15万元,修通了通向交通大道的出村路,从而,村委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因债务压身,削弱了为民服务的精力和职能。
三、老区发展的思路
(一)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硬化村内道路,改变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并在村内安装路灯,给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方便;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旱保丰收的能力,降低种植成本,最大化的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二)积极引导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力量,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促使土地流转,是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
(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村两委牵头,外出联系劳务输出,同时积极联系镇政府、劳动局对村民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2011年老区建设工作总结2011年以来,区老促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老促会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为中心,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配合......
南孙庄乡黄河庄村 2010年老区建设工作总结黄河庄村是丰南区最边缘村,西与天津市宁河县接壤,全村124户,488口人。有党员2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4名。全村有耕地1900亩,村民主要......
革命老区XX镇综合情况调查报告根据XX区老促会《关于开展革命老区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组织力量认真准备,使调研工作重点突出,抓住核心环节。......
秭归县泄滩乡老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长期以来,泄滩乡在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挖掘老区文化......
老促会老区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