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构建和谐社会调查报告”。
编者按:****县**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经验”,做到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由“管压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乡由乱到治,政通人和,连续5年零上访。为解读“**现象”,国家行政学院、**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于新年伊始,共赴**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经验”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借鉴、推广。[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由“不和谐”到“和谐”的**乡
“九沟十梁四面坡,沟深坡陡悬崖多,往上望得草帽落,往下看得打哆嗦。”说的是大山深处的****县**乡,它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距县城66公里,是国家贫困县的特困乡。该乡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县位置最偏远、经济最贫穷的乡之一。
5年前,由于多种原因,**乡的群众普遍滋生不满情绪,散(心散)———怨(怨气)———乱(非理性行为)现象弥漫民间。村民们认为乡政府只收钱,不办实事。于是上访、打干部、砸烂干部摩托车的事时有发生。1997年,全乡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只完成了60%,完成20%以下的有6个村。特别是1998年,在集中清查追收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国土、林业等罚款执法中,搞户户过关,全乡30%左右的农户遭到处罚,罚款高的农户超过千元。在当时农民人均负担达到140元左右的情况下,这一大规模的罚款行为激化了矛盾。发生数百农民聚集、以铳为号、围攻乡政府的事件。县里派出警力帮助维护秩序,竟有村民相约要炸毁山沟里唯一的桥梁通道,以使警察进得去、出不来。最后,是县领导去做化解工作才解了围。乡干部脱离了险境,闷在屋内几天不出门,茶饭不思,人心难聚。
**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经过卧薪尝胆,艰苦创业,近5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连续5年零上访,农村各项税费年年按时完成,群众自发地给乡党委、政府送有19面锦旗,立有两块“德政碑”。5年前,乡村干部到农民家,常常吃“闭门羹”,群众恨干部、怕干部,而现在群众盼干部、亲干部,干部下村,总是争着往家里请。兴坪村村民廖华山曾与乡政府闹过对立,2003年乡里筹资修建乡中学时,他不但捐款300元,还把自己留下来准备养老的2万元借给了政府。在给乡党委的一封信里,他写道:这2万元“我儿子修房子、买车子时我都没有借,现在借出来,和你们一起共度难关……”真可谓,党群干群鱼水情深。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边远偏僻、贫穷落后、干群关系紧张的特困乡发生如此明显变化?用鹿峒村一位时年65岁的老党员李元生的话说:“以前是很难看到党委书记到农民家,现在是党群之间接上了气。”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在**乡的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给出了答案:是“八步工作法”改善了干群关系,是“八步工作法”促进了乡村巨变。在**县、在**各地,人们把**乡党委、政府探索出的党的基层组织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称为“**经验”。
“八步工作法”产生的背景
“八步工作法”是**县**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为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在实践中探索的伟大创举。而这种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多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既有其产生的特殊性原因,也有带普遍性的原因。
深刻反省,找准原因。首先是体制上的因素。如在乡级财政体制问题上,**乡财政负担重,年刚性支出340多万元,而本级财政收入仅达60多万元。收入支出之间悬殊过大,财政缺口难以解决,乡政府正常工作运转存在问题,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难以承受。其次,政策执行上的因素。在农村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乡干部主观愿望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出实绩,但又缺乏手段,不知怎样服好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政策性计划指标,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强制性建设骨干产业基地。经济上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治上不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事事代替农民作主,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第三,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上的因素。不少干部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出发,对广大群众采取“管压”式的简单行政命令和强制干预。一些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在村民面前摆架子、耍威风、好吃喝,引起农民反感。第四,教育引导不到位的因素。不**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教育引领群众的工作,导致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理解,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基层干部。
重树形象,寻求切入点。找准了原因,弄清了症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重树形象,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路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首先,凝聚人心,高扬旗帜。在大家情绪低落
多个农户,投资90多万元进行结构调整,培育畜牧支持产业。目前,长毛兔已发展10万只,建立起山羊良繁场,实施滚动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民主理念得到落实,执政能力获得提高。**乡党委、政府真正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和政绩观。首先实现了从“执政就是管你”向“执政就是服务”的转变,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八步工作法”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牢固树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后,树立了重实干、求实效、创实绩的政绩观。**乡党委、政府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工程”,而是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所说,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了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的第一年,平均每位乡村干部穿破了6双胶鞋,他们总结说:“农村工作没得巧,深入一线是法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近几年,**乡党委、政府运用“八步工作法”,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培养了干部干实事、解难事的能力,提高了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水平。特别是在“12·23”井喷事件和两百年一遇的“9·4”洪灾灾后理赔工作中,通过实施民主管理、分类救济的机制,严格按照实地查实、乡村干部初审、群众大会公布、张榜公示、灾民签收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灾群众的利益,保持了灾区的稳定。
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形成社会和谐氛围。**乡由乱而治、由不和谐到和谐,“八步工作法”起了关键的作用,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指出的,**乡最可贵、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找到了为群众办成好事的办法———“八步工作法”,**乡党委、政府通过群众的事情依靠群众自己来办,并且在办好事的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在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它把党委的意图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了起来,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地位还给了农民,“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由群众说了算”。通过干部和群众商量着办事,实现了群众当家作主。特别是通过民主理财,有效地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干群之间也就有了诚心”。在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方面,“八步工作法”通过全民公决,能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并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形成了农民群众之间利益协调和谐的机制。如该乡非元村地势险峻,修路24.8公里,是全乡最长的村路。公路路线的走向如何,各村民小组争执不下,乡里组织共召**了7次群众大会,设定了三道方案,最后“两头赶中间,26个转盘转上山”的方案获得了所有村民的赞同,纷纷在公决书上签了字。公路竣工后,老百姓自发地立了一块德政碑:排忧解难公仆显身手,劈山斩碍人民立头功。
“**经验”可以说是中国西部特困农村的农民在新世纪之初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指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示出来。它对治国理政,对21世纪头20年这一关键时期,特别是对“矛盾凸现期”诸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它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成功而有益的借鉴。
乡构建和谐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编者按:重庆开县麻柳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麻柳经验”,做到了真正把......
县乡构建和谐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 编者按:××××县××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研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有的放矢地加快构建......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城管执法部门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要求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
一、目前我市社会结构的主要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