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调研报告关于小麦直补的监督检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骗取小麦直补”。
加强小麦直补监督检查的调研报告
小麦直补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众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2004年实施以来,通过小麦直补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虽然,各级政府在小麦直补政策实施过程中都严格要求,认真贯彻上级政策,但仍然存在一些干部违法违纪现象,这些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严重影响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对曲张固西村群众来信来访反应小麦直补案件的核查中发现,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对群众种植的小麦面积瞒报、虚报。个别村干部,为了套取国家的补贴资金,对上多报种植面积,对下少报、漏报群众实际种植面积。如2010年以来,该村三名村干部利用一户多折方式,多报小麦直补面积,套取直补款8520元;其中,2012年套取2830元,记入村集体帐中,用于村集体开支。
(二)由于各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乡镇对村上报小麦直补面积要求不能大于计税面积的85%—95%不等,使得一些真正种植小麦的农户未能全额享受小麦直补。
二、违纪违法情况的主要特点
(一)个别村干部直接参与中饱私囊。小麦直补政策的落实主要是由乡村两级个别直接参与,如该村村支书、会计、保管,三人直接参与农户申报、实地丈量、张榜公布等各个环节,利益面前个别人丧失原则,至党纪国法不顾,套取小麦直补,也就成了违纪犯罪的主体。虽是部分人行为,但是,影响严重,同时,不排除非矛盾村无此类行为。
(二)方式简单直接,人员集中。一是村干部采取虚报户头、承包地上报等手段,贪污补贴资金。二是村干部把所套取的资金转移,以卖树等不同方式,变相记入村集体帐目之中,用于日常开支。
三、造成小麦直补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利益原因: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的无任何集体收入,很多公益项目还要搞,这就导致个别干部利用一切手段谋取利益,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在执行一些强农惠农政策过程中走了样。
(二)申报程序不完善:农户申报、村级公示、乡镇实地测量核准各环节形同虚设。表现在小麦直补上报时间紧,工作量大,乡村干部工作上存在相互帮助支持现实,监督权也就无从谈起。
(三)各方面监督机制不完善,意识监督不强。乡村某些方面共同利益原因,加上村民法制意识低,使得申报、公示等环节形同虚设,监督成了摆设。特别是对乡镇政府发放环节缺乏监督,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绩等原因,认为粮食直补惠农资金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钱,不列入本县市地方财政支出,因而,相当乡村干部存在多套一点也无所谓的侥幸态度。
四、规范小麦直补政策落实的几点建议
针对小麦直补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
(一)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小麦直补事项的核定、公示程序。层层落实责任制,县乡经济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对村上报小麦直补面积进行实地抽查核实,并将核实数据上报至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二)严格落实小麦直补政策的公示制度,增强透明度。对小麦直补款发放的标准、时间、形式、监督机关等信息及时公开,通过村民会议、明白纸、电视集中宣传等方式进行告知,加大宣传力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减少暗箱操作的成分,畅通线索举报途径,依靠群众的力量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三)严肃责任,重刑治贪,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农业、财政、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部门的联系协作,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案件线索,及时转交有关部门做出行政或纪律处分,对达到犯罪标准的案件依法予以严惩。
第三纪检组 2014.12.11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2011年 粮食直补检查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财政厅、省联社关于对粮食直补发放操作流程的相关要求,确保粮食发放整个过程合法、合规,保障农民能够......
关于江西省粮食直补的调研报告2004年,我国将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对生产粮食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于该通过何种方式实行直补,目前,全国各省的做法不一。为做好江西省的粮食风险基......
为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切实做好2006年以及下一阶段粮食直补工作,根据有成副市长批示,结合市农委有关领导要求,我们深入基层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区县......
前言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它为主食。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
粮食直补是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