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对于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乡镇的现代化建设。就此,本人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否符合乡镇村民的心意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掌握乡镇村民对于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的意向和想法,了解乡镇现代化建设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以及政府对于乡镇建设后的村民生活和工作保障问题和土地问题。
二、调查的对象和一般问题
调查对象:对于乡镇以建设现代化的乡镇村民(以体验者)和未建设现代化的乡镇村民(未体验者)
一般情况: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残疾人
三、调查方法
采取走访和亲临实践,通过和乡镇村民的交谈并做记录,以及自己的亲临实践。
四、调查时间:2011年2月30号——2011年4月10号
五、调查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位于六安与合肥之间的312国道旁。“马河湾、丰祥”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乡镇现代化建设项目区位于官亭镇东南,东与小庙镇接壤,南与焦婆、兴塘、童大井村相连,西接官亭镇区,北靠312国道。项目涉及两个村,46个村民组,88个自然郢,1388户,4276人。项目区面积18514.3亩,其中耕地面积11826.9亩,水域面积2576.2亩,村庄占面积1971亩,其他未利用土地2140.2亩。
马河湾、丰祥土地及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是2008年合肥市四个整村推进项目之一,包含三个子项目,即土地整理项目、乡镇现代化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土地整理包括两项内容,即耕地整理和宅基地整理,土地整理建设规模18514.3亩,整理后将新增耕地2906亩,其中耕地整理新增耕地1454亩,宅基地整理将新增耕地1452亩,新增耕地率为15.7%。根据农民自愿,新村建设规划一个安臵点“丰祥农庄”,位于官亭镇东,西与镇区紧紧相连,北靠312国道,占地504亩,完全符合项目“近郊临路”的指导思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新村规划建设多层楼房24幢,安臵660户,先期建成19幢,安臵504户,二层楼房195幢,安臵677户,四合院13幢,安臵52户,均已建成。还有附近未走进乡镇现代化建设的村民。
六、调查内容
1、关于小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否是乡镇村民自愿的,对于建设好的建筑房屋以及设施是否满意,政府对于土地整改后的问题以及工作的保证,假如现在让你们住进新建的房屋你们是否愿意等。本人亲自面向乡镇村民提问的几个问题(见附一)。
七、调查结果
本人对乡镇村民的调查结果如下表(见附二)
政府为集中乡镇村民建设乡镇现代化环境下足了功夫,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的打造一个新型的现代化乡镇。但是没有理解上面下发文件的根本含义,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乡镇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太符合当地居民的心意,对于建筑的房屋60%的居民感到不满意,那是政府没有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和没有亲身体验居民对于房屋的要求,在他们认为房屋够住就可以了。没有问过当地居民是否愿意搬迁,不然就不会有73%的居民是有一点强制性的搬走。并且土地被征收了,靠土地吃了一辈子饭的居民离不开土地,而且现在国家对农民种田补助又增加了,负担减轻了,更愿意种田了,只是现在被征收,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广大当地居民认为乡镇现代化建设是一件好事,那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标致,更体现了国家富强了并没有忘记他们,但是对于他们来讲这并部是一件好事,住的地方变小了,生活的费用增加了,挣钱的方式单一了。没有外快赚了〃〃〃〃〃〃那是当地政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盲目的建设现代化乡镇。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乡镇现代化建设还是有点问题的,这并不是上面下发的文件问题,而是当地政府部门的问题。
八、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要想建设好一个好的现代化乡镇前期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并且要多走访和调查当地居民,让他们多提一些建议再根据实际变该一些文件上的内容,让建设的设施对居民的利益最大化。为此,本人有几点建议:
“建设现代化乡镇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陈锡文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情况,陈锡文对中外记者发表了上述看法。
陈锡文这番话很有针对性。我仔细研读了这次记者会的文字实录,觉得这是对即将铺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及时提醒。
春节前,中国经济时报要闻部给回乡探亲的记者布臵了一个报道题目:新农村建设调查。有六名记者分别在河南、安徽、陕西、内蒙古四省区的十来个县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很有热情,有的地方已经在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但从中也能看出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对新农村建设有意无意的错误理解。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乡村两级)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或者把拆房建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这大概是因为中央文件里有“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表述。但从中央十一五《建议》的全文看,从“一号文件”的精神看,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肯定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甚至根本不是中央的本意。以新农村建设为名强拆农民的房屋肯定是错误的理解。
我担心,片面理解现代化乡镇建设会成为部分县乡村干部的有意之举。因为“重新规划农村住宅,拆旧房建新屋”,对乡村干部来说有许多寻租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可以从农民手中拿到土地。
另据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有一些市县的领导在落实现代化乡镇建设工作时,有意选取那些距离城市不远的郊区乡镇,或者交通便利、发展现状较好的村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要将其打造成现代化乡镇建设的“样板”。某地一位领导谈到,当地准备投入逾亿元资金,把靠近中心城市的一个县作为建设现代化乡镇的试点。这是现代化乡镇建设可能出现的另一个偏向——形式主义,政绩工程。
对这两类问题,陈锡文在记者会上都有涉及。对于有些地方把村民从原住宅集中起来搬到村里新建的楼房居住的做法,陈锡文说,这种现象至少涉及三个问题:
第一,这样做有没有经济条件,农民会不会因此受到财产方面的损失,或者加重负担,或者让村集体负债更多?如果确有经济条件另当别论,没有经济条件,可能就是一种强迫命令。
第二,即使有经济条件,也要考虑到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农民的宅基地是依照法律规定审批给他长期使用的,要这样做,必须符合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规定。
第三,农民的居住条件要体现农业的特色、农村的特色,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我看到一些地方,建了十几层或者二十几层的高楼,让农民坐电梯上下楼,拿着镰刀、锄头,就很不方便。”
陈锡文指出,在现代化乡镇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中央要求必须做到“五要五不要”: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这“五要五不要”十分精当,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十分了解的。不过,“五要五不要”点出的问题实际上是长期、广泛存在的,真正解决恐怕要花费很大力气。
陈锡文还阐述了推进现代化乡镇的建设的五个原则:
一、是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才可能持之以恒地搞下去。
二、是必须坚持农村以家庭经营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基本经营制度。
三、是要从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那些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入手。
四、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
五、是要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我以为,这五条当然都很重要,其中第一条和第三条在近期尤其有现实针对性。没有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现代化乡镇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肥西县官亭镇丰祥农庄,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安臵被拆迁农民的乡镇建设项目,总户数约1300户。于09年5月交付钥匙,现在很多房屋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一、房屋为二屋联排物业形态,现二层地板面朝南卧室有一道南北走向的裂缝,贯穿整个房间,从上浇水,水会顺着裂缝流到楼下。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是房屋质量问题吗?按照哪一个条文号来对照?
二、房屋一楼进门天花板上有一道梁体,东西走向,东高西低。落差约为4公分;与之相交差的南北走向的梁体哦北低南高,落差为2.8公分。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参考哪个条文?
三、二楼房屋阳台漏水,都修了十一次了,还没修好,该如何处理?
四、新农村的房子也是花钱买的,怎麽没有质量保证书呢? 因此要有保证才能满足村民需求和不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乡镇现代化建设要和村民协商共同达成协议,不能强要求村民搬迁。
2、房屋建设要保证质量的把关并要符合大众数村民的意见。
3、公共设施配套:应该在乡镇建设地区建设老年活动室、卫生室、警务中心、农资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并添臵了体育设施,村老年活动室常年开放,供村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还应该每星期举办一些活动项目,以增加村民的幸福指数。
4、基本设施配套:应该在乡镇建设地区建设公共厕所,垃圾桶应该多增加。
5、对于没有副业的村民应该还与他们田地。
6、对于不需要土地的村民要安排就业问题,并且要落实到位。
7、要多招商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是前提,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工作的中心还是经济发展。从乡以上政府的角度说,推动乡镇现代化建设重要的是给农民以实惠,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农民解决最基本问题是最实在、因而也是最受农民拥护的,千万别把乡镇现代化建设搞成当地的政绩工程来做。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我......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调查报告摘要: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建设好小城镇,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摘要:现代化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节点,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就近转移农村人口的重要平台。加快......
农村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喻国华1.当代国际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特点综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1.1 发达国家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