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_农资打假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28 23:0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查报告】

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资打假调研报告”。

关于报送《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的函

2002年4月中下旬,我部派出调查组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现将《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报送你办,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指导。针对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的部署、安排和进展情况等给予及时指导,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强交流。通过全国整顿办《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农资打假工作情况的反映和交流。

三、增加投入。建议全国整顿办协调有关部门,对农资打假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农资打假工作的日常运转、大要案追踪、农资质量抽检等。

农业部

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2002年4月15~21日,我部选派四个调查组分赴辽宁、山东、湖南、江西等省,进行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调查期间,调查组深入农户、农资市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资管理部门,通过听、看、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和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市发〔2002〕7号)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了农资打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各地农资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春季农资打假工作的形势

今年农资打假工作起步早、行动快,结合农时季节,将种子、农药、化肥作为重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统计,春耕期间,四省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总价值1.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省出动农资打假人员12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900台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7500家,先后查处不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0多家。其中,平均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企业375个,补办农资经营许可证500多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5个。平均查获假冒伪劣种子375吨,农药40多吨,化肥500吨,兽药1吨,饲料120多吨,农机具及配件近800多台件,渔机具近40件。调查组反映,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农市发〔2002〕7号)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农资打假总体计划及专项整治计划,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加强了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如辽宁省在年初就下发了《关于组织2002年扶优打假保春耕活动的通知》,并陆续就种子、农药、饲料等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部署;山东省2月份就发出了《关于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行动的通知》,组织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采取联动方式,开展春季农资打假统一行动。据调查,由于各地高度重视,部署周密,全国掀起了农资打假保春耕的高潮,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大于往年。

(二)健全机构,走向常规。去年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农资打假以来,各地农业部

门都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工作班子,农资打假工作开始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自治区(包括西藏)、直辖市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本系统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机构,调配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省还成立了由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其办公室也都设在农业部门。为了探索农资打假的长效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资市场的构成、农资经营与管理的主体、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农资打假工作方法上,已经开始由原来的“三多三少”(突击检查多,常规工作少,市场检查多,源头治理少,治标办法多,治本措施少),逐步转向对农资打假的理性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三)突出重点,查处大要案。据调查,各省去年发现的大要案,已经按照“五不放过”的要求基本查清,陆续结案,今年查处大要案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如河北、辽宁农业部门共同查处了保定市沈单16玉米种子案;湖南查处了株洲市劣质水稻种子案;山东省查处了淄博市宏利化工厂制售假农药案等。

(四)加强协作,联合打假。尽管在省、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相对集中,但在许多地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设置,上下不对口,这给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发挥整体功能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农资打假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农资打假实践认识到,针对上述情况,要提高农资打假实效,必须加强协作,实现“两个联合”。一是在农业系统内部各行业管理机构的联合,在农资供应关键季节,组织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行动,相对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二是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合,农业部门主动与公安、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联系,加强协作,形成打假合力,提高农资打假的权威性。

总的看,各地、各有关部门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春季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好于往年。各地反映,其主要表现是“三多三少”:一是守法经营的多,逃避检查的少;二是证照、手续齐备的多,无证无照经营户少;三是经营通过审定、登记品种的多,乱引滥调的少。

二、关于当前农资打假工作的问题

(一)对牵头打假的认识问题。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明确授权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资打假,但是,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对此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农业部门的打假责任感不够强,社会上对农业部门牵头进行农资打假也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二)地方和部门保护问题。由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本地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对农资制假售假行为打击不力。因此,出现检查时轰轰烈烈,查出的问题不了了之的现象。同时,农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多头管理、一些地方管理与经营单位不分,也是导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机制和机构问题。一是农资打假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如何适应目前农资打假形势,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农资打假联动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例如今年2月8日,湖南省澧县农业局查获了湖北三湖农场虚设“国家杂交繁殖推广中心”生产的“三湖牌”湘杂棉二号种子,查封了该批种子3000公斤,责令经营户停止经营,只能禁止此类棉种流入该县。由于缺乏联动机制等原因,澧县对此棉种在其他地方销售的情况则无法查处。三是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没有从机制和制度上得到根本上解决。四是基层农业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力量薄弱、各行业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

(四)经费问题。农资打假工作起步较晚,在各级财政中没有专门的经费,日常农资打

假办公所需要的基本通讯、交通等费用都没有保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所需要的检测设备、查处案件的基础设施根本没有资金购置。同时,加之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零售市场上的假劣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横跨几个地区甚至省区才能追溯到生产厂家,实现相关地区农资打假的联动就需要相当费用,很多案件就是由于经费不够,而不了了之。这使在市场上查获的假劣产品难以追根溯源,难以端掉制假窝点。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资打假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开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要使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做好农资打假工作,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农资打假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列入农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坚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把农资打假工作抓紧抓好。

(二)加强监管。一是根据职责范围,制定农业系统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监督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下发全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使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责权明确,全面加强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工作;二是抓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农资监管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的落实工作;三是不断完善和提高农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抽查与发布工作,打假扶优。

(三)健全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加强农资打假制度建设,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一是要制定发布农业部农资打假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露农资制售假行为,以严厉打击各类农资制假售假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农资打假联动机制,做好跨县的案件报省,跨省的案件报部,推动大要案的查处工作;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打假工作交流机制。

(四)加强协调配合。今年第三季度,继续组织九个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调查组,分赴各地对农资打假进行联合督查。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农资打假专项斗争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共同做好农资打假工作。

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关于报送《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的函 2002年4月中下旬,我部派出调查组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现将《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报送你办,并提出如下建议:一、加......

农业部农资打假治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

农业部部署下一阶段农资打假重点工作

农业部部署下一阶段农资打假重点工作转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时间:2005年4月28日10:434月7—18日,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春季督查,派出30多人组成5个组对广西、......

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开发区分局2009年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根据市局《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我分局认真履职尽责,迅速行动、周密安排、狠抓落实,把整治与规......

农资春季打假总结

新右旗质监局2010年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呼伦贝尔市局:根据市局《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农资执法打假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质量监督与执法打假活动的通知》(呼......

下载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