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家鑫案社会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药家鑫案件实训报告”。
关于药家鑫案社会调查报告
药家鑫已经伏法,但是舆论的声音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药家鑫案件已不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更像个社会事件:舆论对司法公正的不信任,民众对法院公信力的质疑,网民对权,富,势的抵触,被害人家属在司法与舆论之间,更倾向把希望寄托后者…药不死,舆论死;药不死,民意死;药不死,良知死。关注案件的同时我们认真思考了药加鑫案件背后的现实土壤。为了了解药杀人的背后原因、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以及由此案引发的社会舆论影响等一系列问题。2011年5月到6月底,我们就此案面向大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该调查以问卷形式邮件的方式发放给各大高校学生。
案件概括: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看望女友,撞倒女服务员后,看到对方抄车牌,便对其连捅8刀致死。药家鑫落网后称:“怕撞到农村人,特别难缠。药家鑫撞人并刺死伤者案,经媒体披露后成为舆论焦点。3月23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药家鑫杀人案。4月22日,案件一审宣判,药家鑫被判死刑。5月20日,陕西省高法维持死刑判决。6月8号,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调查分析:
1.关于大学生对药案的关注程度,有着区域的差异。据所调查的数据显示,陕西本省68%的大学生对此案很关注,32%的大学 1
生对此案只是听说过;外省的大学生有1/3是非常关注的,但一般关注的则属大多数。由此分析,大学生对于此案的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此案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2.在为药家鑫辩护许多人都认为药家鑫的行为有“自首”情节,应该得到减刑。对此,我们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药的行为属于“自首”情结;但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虽然其行为属于自首,但他仍然不能得到从轻处罚。
药家鑫在被调查和询问之后的“自首”情节,虽然遭到民意的普遍诟病,但还是得到了公诉人和法院的认可。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减轻其罪罚。法律还有规定,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恶意地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的自首行为不应从轻处罚。最终,药家鑫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3.药家鑫案震动了广大市民,而这个青年才俊的杀人动机更值得深入探讨。对于药家鑫杀人背后的原因,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原因有家庭教育不当、高校教育的缺陷、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药本人的人性的缺失,而最重要的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和其人性的缺失。
心理学家分析说,药所受的家庭教育极为苛刻,性格扭曲;加上长期的弹钢琴习惯,造就了其心理压抑和思想极端。但是许多人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其杀人的借口。在其残忍杀人的背后是人性、道德的缺失,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4.网上有一个调查,是对于药案审理的关注点,调查后发
现大学生对于药案的审判之后有没有黑幕的关注程度最高,比例是46%,其次是宣判的结果,占32%,最后是司法程序,占到22%。由此看出,大学生开始对司法公正不信任,民众开始对法院公信力进行质疑。5.关于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数据显示:有90%的同学认为影响极大,有民意妨碍法律公正的嫌疑;10%有的认为影响不大。在经历了“我爸是李刚”案等“官二代”和“富二代”的类似案件之后,人们早就对法律的公正和政府的信任发出了质疑,药案是人们对法律和政府的可信度的质疑与叫板。尤其是在诸多潜规则盛行、司法公信力不高、公众法律信仰动摇、公平正义难求的语境下,公众不仅用舆论来称法院对药家鑫判处是否适当,还用这杆秤来称法院的公平心,用这杆秤来衡量社会公平正义及希望,并以此来判断自己将来到底要不要信仰法律。6.在维护法律尊严和法理人情之间:有68%的人认为应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剩下的32%觉得应该在两者之间在一个折中点,理由是:药家鑫是精英知识分子,是可造之才,应该在给其一个机会。
一边是法律的尊严,一边是法理人情,中国大学生在这样的选择中,如何自处?一方面有人叫嚣着“不把药家鑫处以死刑,不足以平民愤”,一方面有人持“激情杀人论”,认为药加薪作为精英知识分子,法律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药家鑫该接受怎样的判决,不应该由舆论来决定,而是要以法律为依据,否则法将不不法。然而法院的宣判也不应该漠视公众的诉求,因为法院的审判不能超然于社会观感之外,它要通过判例引导社会价值和公众行为。
7.药是否属于激情杀人?或者是残忍杀人?调查数据范围显示: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药是激情杀人,在这个立场上有极少数人认为其同时也属于残忍杀人;同时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不管是哪种“杀人论”,药都不值得从轻处理。
在网上诸多论坛和跟帖中,各种杀人论争论不断,但是不管是依据专家的发表的言论来说,还是依据法律的判定而言,激情杀人也是故意杀人,只不过是杀人者的在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引起认识的局限和行为的控制力上减弱,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而产生突发性犯罪。药家鑫杀人不属“激情杀人”,因被害人无不当言行。所谓“激情杀人论”,不过是“药家鑫们”企图通过这样的谬论来达到减刑的目的罢了。
总结:药家鑫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对药的惩处,早就不仅仅是一起交通事故或者一件普通杀人案这么简单了。它折射出社会上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①社会环境:社会的心理健康、社会道德、社会人际交往、社会舆论监督、社会贫富差距、平民与“官二代或富二代“的较量;②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制度僵化)、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③人性与道德,④公众的法律意识、法制建设、法律尊严、司法公正等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对药家鑫案的调查,以及该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下几个建议:
① 加强普法教育,强化公众的法制观念,同时加强法律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保障司法公正;
② 改革教育制度,优化教育环境,尤其注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③ 改善舆论环境,公共传媒优化其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职责,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政府要重视舆论,同时公众也要慎用舆论;
④ 调整社会制度,重视社会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
⑤ 大学生应该以此为戒,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增强法律意识。
结语
药家鑫案件反映的问题不是一个社会调查所能够讲清楚的,只希望我们的调查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对经济法的理解(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个人觉得,经济法的目的 简单说就是为了调整在国......
论药家鑫案摘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我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声誉。药家鑫事件虽属偶发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所反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
药家鑫案分析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
一、药家鑫案件回顾: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张妙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热议;10月23日,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2011年4月,西安市......
药家鑫案之心理学分析一、药家鑫案件情况简介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西北大学大三学生药家鑫驾 驶红色 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