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_北京养老农村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28 18:09: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查报告】

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京养老农村调查报告”。

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加快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超过1.3亿;而据有关方面估计,预计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至400万,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北京将有20%的人口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老

龄化正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市的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也已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解决好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我对门头沟区的北京居民养老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8月10日至20日,历时十天,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

调差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4人当中,3位男性,1位女性,其中50%的人感到养老压力颇大,低收入家庭的养老压力大于高收入家庭。年龄低的群体养老压力低于年龄高的群

体。在养老观念上,近五成人不愿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在未来自身如何选择养老

方式上,50%的人选择社会机构养老。而在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上,有二位北京市

市民更愿意依托社区机构养老,而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希望费用不超过1000元。都

表示不会与子女共同生活,不支持“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最关心的因素是服

务态度,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服务价格。分析结果得出,老人较多,年轻人工

资较低由于物质、时间、金钱等原因,导致生活十分困难。同时还有一些老人还

在“空巢”家庭中生活,因为缺少亲情、缺少子女而感到精神孤单无助。

(一)北京市市民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

方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及社会机构养老。

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

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

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

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

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

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3社会机构养老 社会化养老服务是指政府指导,以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

单位、个人等为主体共同参与,采取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方式,为所有老

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服务模

式。

(二)养老方式存在的问题

1子女照顾不周、子女经济、精力双重压力,养老负担沉重 随着城市化和人

员化社会流动的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独子养老”的来临,年轻一代多忙于工

作和学习;青年人婚后多数选择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一些群众比较重视子女的教

育和成长,产生了“重小轻老”现象,老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

“空巢”家庭增多;家庭关系不融洽;只要条件允许,父母也不愿与子女同住。

这使得现代家庭完全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距离。尤其是夫妻两

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退休养老”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话题,更不用说,现在就

开始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老生活做打算。对于卧床不起的老龄人来说,他们的子

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

2社会帮助缺位 目前,门头沟地区的公办养老机构较少,且养老机构的绿化

坏境,交通状况,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人文环境,硬件设施不符合老人的需求。许多老人进入后有许多不适应状况,不少社区养老服务不到位,不

能很好的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需求。

3养老方式受经济的限制 养老方式多受经济的限制,由于门头沟地区市民普

遍收入较低,许多市民无法有效的选择适当的养老方式。不少老人养老保险较低,更无法选择价钱昂贵的养老机构,即使子女无法完成承担照料老人的任务,也只

能选择家庭养老。由于经济水平低下,许多社区无法购买相应的硬件设施,造成老人生活不便。同时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子女年龄也相应提高,现代生活节奏不

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成年子女越来越高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

4部分空巢老人受退休金影响、日常生活得不到满足 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

金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来源。生病没有钱治是空巢老人

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目前物价涨幅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的背景下,一部

分老人的生活还是比较紧张的。空巢老人的社区照料服务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导致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在物质上的需求和精神需求,她们更需要“精

神陪护”和“精神关怀”,“精神养老”倍受老年人的关注。

很多老人因专业知识较少,自我保健能力较差。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满足部分老年人养老需求中起不到

任何作用。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基本满足。

四、对策建议

(一)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

加强舆论宣传,弘扬鼓励、倡导子女赡养老人,积极创造条件,为居家养老提供舆论支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

(二)成立关注空巢老人的组织

将那些有能力帮助空巢老人的人们组织起来,借助这一组织帮助空巢老人。首先,服务对象要广泛化。对所有的空巢家庭老人,政府和社区组织要鼓励、提倡、支持广大社会成员、低龄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照料等服务。其次,服务内容多样化。从空巢老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扩充服务内容,可从目前以救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多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大力倡导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尊老、爱老、养老。

(三)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进一步拓宽思路,逐步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建设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人公寓、老人福利院等,使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均衡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要重视老年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同时还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老年人最关注以及最担心的就是看病难问题。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建立有床位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构建一个“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人负责的,慢病管理与疾病双向转诊相结合,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优势”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送医送药上门、定期检查身体、组建传呼医疗组等,便利于老人看病。

(四)社区要致力于打造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

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社区能为其提供方方面面的生活服务,打造“养老服务”网络。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做到“雪中送炭”,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社区网络服务,对高龄、空巢老人建立电子信息卡、走失卡、急救卡,独身老人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开办社区老人食堂,对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开设适合老年特点的食堂,有家政服务人员料理日常的清洁卫生;家庭的亲情支持还应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并推广一些亲情关爱活动,使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些养老模式既符合国内老年人心理特征,又做到很好的养老效果,都有着广阔前景。让我们现在静养父母和对未来自己养老也充满了希望。

五、小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见,老年人对未来养老态度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并且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是否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的因素。享用离退休待遇的老人和经济收入感觉好的的老人对非家庭方式养老方式持更高的认可态度。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从道德层面上也要进行教育,使全面共同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精神供给。目前我国老龄化已迅猛发展,在将来老龄人口增长迅速来看,发展养老机构适应老龄社会已经该不容缓了。所以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巩固居家养老,重视社会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心一意为老人们着想、为他们服务,关系民生、关系百姓命运,同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需要社会各界的长久努力,把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越来越好,把民生建设做的越来越完善。

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定稿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社 会 调 查 报 告关于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学校:平谷电大年 级:12春行管专 学 号:1211001405515姓名:李建指......

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的调查报告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社 会 调 查 报 告题目:学校: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装订线0.5cm)关于北京市市民养老方式的......

养老调查报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总人口数已达13......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现对北京市房山地区......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已经2000年9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市长 刘......

下载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养老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