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及其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
仪陇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外出务工状况
调 查 报 告
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求职意向等基本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培训与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县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汇报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
仪陇县地处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幅员1767平方公里,辖58个乡镇、875个行政村,其中耕地63万亩,林地135万亩;人口110万,其中农业人口96万人。
仪陇县农村劳动力为57万人。其性别构成为男28.7万人,女28.3万人,分别占劳动力的50.4%、49.6%;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27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7.4%,劳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30万人,其性别构成为男20.25万人,女9.75万人,分别占劳动力的67.5%、32.5%;年龄结构为16-20岁1.68万人,21-30岁7.95万人,31-40岁12.75万人,41-50岁6万人,50岁以上1.62万人,分别占
5.6%、26.5%、42.5%、20%、5.4%;文化程度为初识字1.05万人,小学4.55万人,初中9.1万人,高中6.3万人,中
1专6.9万人,大专及以上2.1万人,分别占3.5%、15.2%、30.3%、21%、23%、7%;技能拥有情况为无技能8.7万人,初级16万人,中级4.6万人,高级0.54万人,技师0.16万人,分别占29%、53.4%、15.3%、1.8%、0.5%;人均年收入为 12000-40000元。
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地点分布为省内3.3万人,广东9.3万人,北京4.14万人,江苏2.55万人,上海2.04万人,其他省市8.4万人,国外0.27万人,分别占11%、31%、13.8%、8.5%、6.8%、28%、0.9%;
根据统计分析,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有以下特点:一是自发外出,无序流动。有关资料显示,除境外劳务输出通过劳动部门外,我县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亲朋好友或自发外出。由于不规范的劳务输出,这部分民工的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极易造成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发生劳动争议等侵权行为。二是文化层次低。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30.3%为初中文化,21%具有高中文化,小学文化或文盲人员高达18.7%,大专文化以上仅占7%。文化偏低,使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往往在低层次的产业中竞争,工资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劳动福利待遇得不到较好保障,处于劣势求生状况。三是开发难度大。我县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外出务工,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性转移人数尚需巩固,进一步增加外出人数,又因为有的地
方经济基础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二、工会组织服务农民工的具体做法
1.积极引导入会,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我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于2006年依托县劳务办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为了最大限度把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我们紧紧抓住节假日和春节大量务工人员返乡的时机,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在电视、广播媒体开办专题节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建立工会组织的重要意义和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宣传工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如今我县已有5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同时,为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好务,我们加强了工会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北京、新疆、广州、上海、江苏、浙江等劳务办事处作用,在我县农民工相对较多、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工会小组等形式的基层工会组织20余个。
2.积极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设有培训部、培训中心等部门,把努力提高农民工会员自身素质和水平作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展了培训服务。一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把广大会员急需的实用技术、良种良法教给他们,把农业科技知识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每年从工会会费中提取20%,作为培训基金,为需要技能培
训的广大会员提供免费培训,并能达到全部就业,提高他们专业技能。三是进行引导性培训。强化法律法规、职业意识、择业意识等方面的引导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意识,增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努力实现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术型转变,由沿海向境外转变,由建筑业向高新技术行业转变,转变劳务收入增长方式。
3.完善会员信息,不断加强农民工会籍管理。我们在农民工入会时就规范了程序,所有入会会员都建卡立档,统一进行造册登记和编号,由县总工会核发《会员证》;同时,将所有会员信息录入电脑,建立会员信息库,并及时更新信息,切实做到了“四统一”(即会员登记卡、会员编号、会员证书、信息库相统一)。对会员实行流动管理、会籍管理灵活,实行劳动关系在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就到哪里,凭《会员证》确认会员关系,外出务工会员在外出时由我们出具介绍信,将工会组织关系介绍到用人单位工会,管理上以当地工会组织管理为主,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及设在当地的工会小组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4.切实维护权益,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我们始终把代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基本职责。一方面加强了《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学习,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效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与输入地工会组织的接续和协调、合作。
一是促进劳动合同签订、集体合同以及社会保险等的落实。二是切实解决好有关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的处理。五年来,通过工会组织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46件,为外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达2300万元,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三、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技能培训,定向打造劳务品牌。由于手段和资源的限制,工会无论在技能培训还是在劳务输出等诸多方面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必须整合农民工培训资源,劳动保障、科技、教育、建设、财政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全力配合做好阳光工程各项工作。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初级培训主要面向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办企业所需增加的劳动力;中级培训可以对熟练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满足企业技改或熟练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级培训则主要面向省内、国内、外劳动力市场,让我县农民走出去后有较强的竞争力。
2、强化市场导向,引导形成劳务品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强化市场导向、典型带动,发展劳务品牌。逐渐推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寻求区域劳务协作,不断形成和壮大泛珠三角、华东、华南三大劳务协作区,在沿海大中型企业广泛建立劳务输送基地,培养劳务开发经济人队伍,努力使之成为劳务输出的信息窗口、服务窗口和维权窗口,强化输出地、输入地的对接。
3、搞好公共服务,发展壮大劳务品牌。利用阳光工程项目,以农业部门为主体,政府出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建立一个面向全县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实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统一开发建立农村劳力资源数据库,实现互通、资源共享,并将劳动力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形成覆盖城乡的培训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规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
4.加强农民工法律知识的吸收,使其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根据省、市阳光工程办公室要求,为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年龄和文化结构、产业分布、就业地域和......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研报告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使得整个中国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农业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农业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以我所在的陶唐乡邱坊村为例,全村3230人......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范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XX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报告专业:班级:姓名:杜传胜学号:1046004452152摘要:为全面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调查——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梅丰小学为典例影像0901u200912963郭丰摘要:以我小时就读的梅丰小学为典例,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