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湖北省利川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前言
一、调查时间
2011年1月20日~2011年2月20日
二、调查地点
湖北省利川市
三、调查人:肖琦
第一章
调查区旅游环境
一、调查区位置、行政区划与范围、面积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鄂西南,东接恩施,南界咸丰,由西南至西北与重庆直辖市相连。利川市辖都亭东城2街道办事处,谋道、汪营、团堡、白杨坝、忠路、建南6镇,南坪、沙溪、文斗、元堡、毛坝、凉雾6乡。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575个。
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8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13万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15万人。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
二、交通
区域内交通网络健全。境内的G50沪渝高速、318国道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交通要道。宜万铁路和正在修建中的渝利铁路是沪汉蓉高速铁路的一部分。利川火车站有通往北京 武汉 广州 成都 重庆 贵阳 杭州 等方向的列车。
二、自然环境
利川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巫山余脉和武陵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境内四周山峦环绕,中部平坦,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全境地势高于相邻各县(市)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悬圃。境内河流顺着地质构成线和山势呈射线状向四面奔流,既是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也是倒流三千八百里郁江和唐崖河,磨刀溪的发源地。气候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主要灾害性气候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利川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光照不足,热量偏低,降水量充沛,气候差异明显。东有玉笔朝天,南有八宝炼丹,西有万里长城,北有卧龙吞江。这里山奇水秀,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三、人文环境
利川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古遗址和名胜古迹。境内有古遗址13处、古墓葬11处、崖墓14处、古建筑13处、古石刻6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6处,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水井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太平塘摩崖题刻、鱼木寨2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南古代巴人崖葬遗址、谋道谌家牌坊、南坪如膏书院、团堡石龙寺等6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利川市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我市地处鄂西南边陲,素有湖北省“西大门”的美誉。2003年,民歌《龙船调》被宋祖英唱到了世界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2004年,我市荣获“西部名城”殊荣,2005年,我市的谋道镇在央视又喜获“中国传统习俗名镇”称号。雄浑的齐岳山草原风光,旖旎的利中盆地地田园景色,独具特色的民居、服饰、墓葬文化、传统习俗及绝活,古朴的大水井、鱼木寨文化遗存,悠扬的《龙船调》,挺拔的水杉王,幽深的腾龙洞,秀丽的清江与浓郁的土家、苗寨风情交融一体,为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提供了基础。我市海拨一般在1000——1300米,利川山势“高”,形成夏日独特的凉爽气候以及利川富集的千姿百态的旅游资源与山峡、张家界构成旅游“金三角”。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已孕育成熟,为利川发展避暑旅游和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绝无仅有的条件。
第三章
旅游资源发展优势
我市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我市山水资源奇特,景色雄浑秀丽,历史源远流长,其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海洋文明及草原文明风格迥异的农耕文明及土家、苗寨人文景观及我市以“溶洞观光、避暑休闲、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符合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武陵山区腹地未来旅游的主要基地。
(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景观丰富。
1.大水井古建筑群
大水井古建筑群坐落于利川市柏杨坝镇的莽莽群山之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从迥异的两种建筑法式和风格判断,该庄院内又可分为两个部分;西南部分基本为黄氏老宅旧貌,始建于明代晚期,木架木壁,古朴典雅,民族地方特色浓郁;东北部分为清乾隆后李氏不断改修扩建,砖木并作、中西合璧,潇洒气派。庄院两端有小姐楼及绣花楼各一座,飞檐高翘,一东一西,遥相呼应,造型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
2.鱼木寨
鱼木寨, 土家族山寨,位于鄂渝交界处,东距利川市61公里,四周皆绝壁,鱼木寨占地6平方公里,居住着500多户土家山民。这里有土家古堡、雄关、古墓、栈道和民宅,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山寨,景区内城堡寨墙、古栈道保存完好,数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关险道惊心动魄,村民生产生活用具古朴传统,民族风俗别有风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鱼木寨保存了浓厚的土家风俗,率性纯真的土家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鱼木寨堪称土家文化的遗留中心,1997年,鱼木寨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鱼木寨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自然风貌独特。1.腾龙洞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距利川市城6公里,景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而驰名中外。该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初步探明洞穴总长度52.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洞内终年恒温14一18℃,空气流畅。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
雷,气
势
磅
礴。
1988年,经25名中外洞穴专家历时32天实地考察论证:腾龙洞属中国目前最大的溶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198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审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级权威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震撼腾龙洞”。腾龙洞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被公认为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首选去处。
3福宝山
福宝山原名“佛宝山”,距利川市城区37公里,因上面建有明代古刹白云寺而得名,被誉为“世界莼菜之都”、“中国黄连之乡”,是集旅游、科研、疗养、避暑及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区,是黄连的原产地、莼菜的故乡。总面积4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主峰海拔1758米。主峰白云峰,高耸入云,四季云雾缭绕,山岚漂浮,十分壮观。福宝山生态旅游区是以福宝山林场为主体,包含福宝山药材总场及水库营养处部分地段,交通便利。
福宝山旅游区境内林木葱郁、山水相连,浑然天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是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2006年,佛宝山被批准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目前恩施州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二)民俗淳朴,文化浓郁,生态农业鲜明。
1、《龙船调》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2、肉连响
“肉连响”,是湖北省 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迎,但因表演难度大,动作要求高而使习艺者不多。
第四章
我市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生活垃圾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清江河的污染严重影响了“龙船水乡”水路风光以及滨江路段的人文景观,这无疑是给旅游区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天下第一杉”周边的房屋显得它十分矮小,“318”国道的噪音及灰尘破坏了它应有的姿态,这跟我们心中的“水杉王”似乎不太匹配。
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合力大桥”的修建,使得很多废弃的石料投入河中,导致此段形成浅滩,从而给滨江水路段观光带来不便。滨江两路应规划一条行车路、一条游览休闲路。
二、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今年“51”充分体现了利川旅游市场的魅力,从而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旅行社和旅游局相关部门应该统计好数据,以便整体规划旅游市场的接待量。
三、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是利川旅游资源丰富,但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利川各个乡镇。
五、是利川旅游业发展缓慢,开发资金不足,除腾龙洞与齐岳山外,大多数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的处于简单的文物保护
状态,有的没有规划开发建设。
六、是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有许多历史上知名的自然风貌、人文
景观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下来,实在可惜。而且,直至当今仍有破
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发生。
七、是许多民间艺术、民间小吃均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缺乏研究、创新和宣传。
第五章
旅游发展思路
一、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客、旅游从业人员和区域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二、运用经济及其他手段,控制热点旅游点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三、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
A、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 B、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 C、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13年11年16日 二.调查地点:资中县重龙山三、调查目的:通过对资中县重龙山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和掌握其主要旅游资源。四、小组成员:曹露、向芳、李映......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早就听说虹口乡近几年也在大搞旅游资源开发,今年暑假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去住了两天。从都江堰市区出发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沿途的......
2018年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例前言(一)调查时间XX年10月24日(二)调查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扎达盖公园(三)调查人员(四)旅游资源调查目的1.通过本次的调查,详细的了解旅游资......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前言:1、 调查时间: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2、调查人员:刘琴 潘婷 幸飞 周小敏 任务安排:潘婷负责旅游资源评价,周晓敏负责资源的开发和建议,幸飞负责资源环境概况,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