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数据

调查报告 时间:2020-02-28 06:19: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调查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邮电大学就业数据”。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差报告

“大学生不值钱啦”,这是现在很容易听到的感慨呀,“大学生,嘿,大学生卖猪肉的多的去了”现在大学生的竟如此,那么大学生们都是怎样看待的呢?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优势怎样的呢?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大学生的未来规划在各方面都改变了很多。如前几年愈演愈热的留学热随着欧美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了降温的苗头,而国内的就业环境也由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模式在这次危机中显示出了些许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也对人民币汇率、各国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及移民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许多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的学子也正重新理清他们的思路,重新衡量出国留学的投入回报比。当然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原本计划毕业后找一份工作谋生,随着经济形势的动荡,他们又拿起了课本投入考研的复习当中。正如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危机出现时,在学校中躲几年往往是个明智的选择。当然,危机也并不是意味着只是一味的带来麻烦,危机中的找工作之旅将更艰辛,但危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很多大学生也选择了创业。再看看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目前, 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2002 年将有145 万名学生毕业, 其中研究生8.8 万, 本科生63.6万, 专科生72.7 万。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 去年为52万人, 增幅达39.8%。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 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 而且专科生增幅最大, 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从长远看,1999 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3 年制专科生今年离校。今后几年这种增幅会更大, 2003 年有212 万毕业生,2004 年超过250 万人, 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 年为338 万人, 较上年增加58 万人, 增幅达到21.4% , 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 倍。2005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 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 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 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 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初次就业率为85% , 部门高校次之, 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 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 2.6, 本科生约为1: 1.3, 专科、高职生约为1: 0.4。从专业看, 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毕业生供不应求, 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针对这样的就业现状,大学生又将怎么样规划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对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进行了如 “附录”里的问卷调查。

结果及分析如下: 1 结果中仅有10%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容易,23%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正常,而高达67%的人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

表明:表示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约80%的大学生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趋势会得到缓慢回

升,18%的大学生认为在未来几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趋势将处于低迷状态,其余的人则认为情况都相对稳定,波动不大。

3表明: 党的政策好,是大家都有所共见的,所以即使在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有约55%的大学生认为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积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是最首要的。其次,注重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占43%,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的占38.7%,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基本解决问题能力的比例相等,为21%。

有高达92.3%的大学生认为,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是为就业做准备所必要的;经常了解就业信息的占84.6%,30.7%的大学生认为应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关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具优势的调查中,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均为46.7%,而认为学生干部在求职中最具优势的占有6.6%。

表明: 大学生思想正发生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了现实。懂得了一个道理,你不能去改变现状,那就必须得去适应现状。

5选择2000-3000元的占60.7%,3100-4000元以及4000元以上的均占39.3%,而1000元以下的没有人选。对求职初薪主要集中在1500-2500元之间。

表明: 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求职初薪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此结果也引发了我的一个疑问,这是大学生对现实情况的客观看待,还是对自己的定位问题呢? 6就业意向在国企、合资企业、外资机关、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创业、学校和军队、民营企业及其他的所占比例分别为:62.5%、67.5%、43.8%、55.8%、26%、35.4%、36%、7.9%。关于就业地区的选择,64.3%选择了广州、深圳这两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其他人则没有定向的就业地区,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竞争力非常大的城市,却没有人选。表明:虽然现在大学生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

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政府得十分重视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自己生技能培养,加大对社会人才需求各方面的控制

技能有了,自信自然就有了: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局面,但是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和发达国家35%的水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战略的高度看,国家仍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中央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让每一个高中生都有上大学的选择权,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简化助学贷款申办手续,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延长还贷期限等等。

让学生离开理论,靠近实践:

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切实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课程各自为阵,甚至忽略实践的传统格局。针对当代大学生渴望在社会上兼职,学校应予以支持,并重视实习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

2同时,现在用人单位一味的追求“证书”这一想法得好好的改正。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对我们大学生自己,我们要: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竖立科学职业观。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第二,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总结:

虽然现在大学生没有以前那样不值钱了,但我们还是得自信一些。大学知识普适教育,我们不一定要有某像十分突出熟练的技能,但必须要有学习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政府再给予一些宏观调控,把社会的人才需求方面优化得更利于我们大学生去发展,创造。此外,企业也应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本本”主意,“有证就是好学生,无证就是无用人”的想法得好好的改正下。最后,我们大学生也必须得好好的把握自己,勿从众,有主见,有自信,有抱负,配合政府给予我们的优惠(公租房,毕业大学生创业基金),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根据重邮委〔2009〕14号文件“关于印发《中共重庆邮电大学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

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

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坐落于中国重庆市主城区南山风景区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

重庆邮电大学很厉害吗

重庆邮电大学很厉害吗......

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大学从产生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

重庆邮电大学很厉害吗

重庆邮电大学可以说也是邮电行业中的佼佼者了,重庆邮电大学是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这所学校虽然不能与北邮齐名。扩展资料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邮电大学就业问题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