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低碳经济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 要: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中必须在多方面做出理性选择:产业生态化、开发节能建筑、公交工具优先、合理使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电力、实践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产业集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外经验;困境;误区;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及国内外动向
(一)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消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能源问题,主要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机;二是环境问题,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明显;三是粮食问题,也就是贫困人口和粮食安全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仅靠传统方式是难以奏效,必须有新的技术和新的革命,而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低碳经济概念始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意在占领新时期产业制高点,为自身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下主要以英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碳计划为例:
1.英国的低碳计划。英国设定了低碳经济的明确目标,规定2010年的CO2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 2050年要减少60%。2009年7月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同时还出台了《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低碳交通战略》等文件,力争实现以下五个具体目标:创造120万绿色就业;整体改建700万户民宅并支持150万户家庭生产供自身使用的清洁能源;全国40%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能源;削减一半天然气进口量;小轿车平均碳排放量比现在降低40%。除此而外,英国政府还致力于输出先进技术引领世界经济朝有利于全球自然环境优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将其规定的硬性指标做实,通过立法方式设立了《气候变化方案》,强化对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英国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建筑和交通两个方面。研究表明,伦敦市碳排放总量中家庭住宅占38%,商用和公共建筑占33%,交通占22%。英国在《低碳产业战略远景》中强调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实施低碳战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商业、消费者以及公共服务成本;重视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输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开发低碳汽车等。2.日本的低碳计划。日本在低碳经济目标方面较英国更高。2008年的“福田蓝图”指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在“低碳行动计划”中提出,在2020年之前,将CO2封存地下技术(CCS)推向实用化。除CO2封存技术以外,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量到201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40倍。日本环境部发布了“低碳社会”规划草案,草案中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的三个原则: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生活方式由高消费转向高质量;和谐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日本认为,低碳社会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而不是某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实现低碳社会就需要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为此,日本通过技术革新在改变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方面做文章。日本还特别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鼓励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例如采取更加紧凑的城市建设布局、鼓励交通工具多用自行车、汽车驱动能源采用生物燃料等。为了付诸实施低碳计划,日本特别构建了以能源政策基本法立法为指导,由煤炭立法、石油立法、电力立法等为中心内容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同时针对能源的相关立法不断出台或修改,以适应日本“低碳社会”的发展进程。
(四)低碳经济的国内动向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以及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要不容忽视。
二、低碳经济中的困境和误区
中国高层领导对发展低碳经济问题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并提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设想。有资料表明,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试验在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启动。如吉林市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低碳经济区案例研究试点城市;广东提出,建议将珠海申请为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上海已拟定在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地建立“低碳经济实践区”;河南省已率先组建了低碳集团有限公司,其发展势头很好。目前,一些新闻媒体对低碳经济的宣传频率愈来愈高。但低碳经济在我国还是面临着很多困境和误区。
(一)低碳经济的困境
首先,现阶段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迅速改变,故实施低碳经济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其次,资金和技术是重要考验,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的创新、技术进步和技术的突破,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第三,中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尽管通过优化结构和节能,能够相应地减少碳的排放,但是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除了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中遇到的难题,在普通百姓中也存在着生活标准盲目高和花边经济日趋盛的难题。
(二)低碳经济的误区
前文述及,低碳经济要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于是,在工艺过程的技术革新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需要对传统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低碳社会确实首先需要增加投入,但从长远来看收益大于成本。目前,人们对于低碳经济还存在种种误区。
1.低碳就是高投入。低碳经济需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用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需要经济投入。低碳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诸方面确实需要高投入,但低碳经济还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方面有时并非需要高投入,只是居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的问题。
2.低碳即抛弃传统。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产业,但是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就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的煤炭电力、石油电力等产业。实际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完全抛弃传统产业,在有效地替代传统产业的同时快速发展低碳产业才是对低碳经济的正确理解。
3.低碳要丧失机会。低碳经济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肩作战才能达成全球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更强的经济竞争力,于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机会将被发达国家占有,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损失。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确实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多挑战,但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避开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弯路,并使居民能够在低碳经济中享受生活,在此过程中快速地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诸多角度讲,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损失而是得到了机会。
4.唯政府代表低碳。提到低碳经济马上就想到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政府并不完全代表低碳,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出政策、出制度,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普通百姓的配合。居民日常生活包括使用一盏灯、一张纸在内的点滴行为都与低碳相关,低碳经济也是普通居民的事情。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选择
(一)倡导生态产业
日本的垃圾处理和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典范:
①日本的垃圾处理。保护环境是日本发展生态产业的主要动因。主要表现在垃圾问题、自然资源困境以及严重的空气污染[1]。日本每年产生4.5亿吨垃圾,这些垃圾中的大部分来自工业。在土地短缺情况下,垃圾掩埋成为大问题,用地成本的提高需要日本考虑通过垃圾焚烧等生态办法解决。垃圾焚烧虽然缓解了垃圾大量填埋而造成的土地压力,但垃圾焚烧生成的二氧化物排放遭到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迫使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物排放标准,为此,小的焚烧厂房逐步被关闭[2]。日本中央政府引入贷款项目以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热能源及回收物质,同时政府也把正在宣传的生态工业项目作为整合此类创新的一种方法。
②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奥地利的多产业链实践主要体现在:建筑业生态链。建筑会产生很多包括混凝土、沥青以及砖石等垃圾,这些垃圾作为混凝土的添加物,也可以作为道路施工中的重要辅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垃圾再生。
(二)优先选择公交
交通工具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 2006年全球交通工具的石油消耗比重已经增加到60.5%。2020年以后,交通工具石油消耗的比重将至少达到62%以上,近10年间全球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来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高达25%。发达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把CO2的排放作为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一般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当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完善时,公共交通就会替代私家车而成为最为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居民的腰包快速鼓起来的同时,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逐渐成为更多城市居民的选择,但是私家车的增多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背道而驰。于是,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居民的攀比、炫耀和奢华消费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矛盾的解决需要快速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设计上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方针。依据城市规模和条件,在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和市郊火车)、快速公交、普通公交的结合应用模式上,突出各自的优先发展次序。
(三)合理使用低碳能源
我国能源的消费特点主要表现在消费量迅猛增长、能源结构以高碳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大。随着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走向枯竭,以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共识。低碳时代的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规模发电等。为此,我国需要发展智能电网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实践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至少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①生产和消费使用绿色能源;②减少原材料消耗并回收利用;③简化包装和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④开发产品资源化产业。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清洁生产是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全过程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这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多种方式的耦合将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物的回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自然资源得到多级开发和利用,变污染负效益为经济正效益[3]。
(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前文述及,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是政府的事情,这是人们认识的误区。其实,低碳经济不仅体现在政府以及企业行为方面,而且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方面,居民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约能源、改变不健康的消费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普通的居民都是低碳经济的贡献者:空调开启数时后关闭以开电扇取代开空调,省电近50%;洗衣机使用强档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暂时不用电脑时可启用“睡眠”模式;电器不用立即拔掉插头;,定期更换机油;用废水冲洗马桶;开启水龙头洗菜要尽量用小水;给电视机断电而不是待机,等等。
参考文献: [1]舒建玲.以生态产业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J].生态经济, 2008(6): 135-139.[2]孟祥林.产业生态化:从基础条件与发展误区论平衡理念下的创新策略[J].学海, 2009(4): 98-104.[3]俞国方.回顾与前瞻: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92-102.2014年12月15日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调查报告摘 要: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中,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即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低碳经济调查报告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黄治琴刘凤玲 李会 马加强 韩玉萍一、背景意义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是经济增长前提下的城市发展低碳化,这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发展......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城市居民低碳经济调查报告钱钰钦†李泽亚摘要:了解郑州市郑东新区运河上郡小区居民的低碳经济意识,包括他们对各种低碳经济行为的看法......
外语学院10级日语2班学号:1003340208姓名:李雪低碳经济暑期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课题: 创造低碳生活三、调查来源1、居民生活询问2、网上查阅四、调查目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城市居民低碳经济调查报告钱钰钦†李泽亚摘要:了解郑州市郑东新区运河上郡小区居民的低碳经济意识,包括他们对各种低碳经济行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