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今大学生信仰基督教”。
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青岛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实际调查,力图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演变,了解他们的信仰原因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呼吁社会各阶层正视并尊重基督徒大学生的信仰。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了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在青岛科技大学发放了9份,在青岛大学发放了17份,在中国海洋大学发放了13份,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调查男生23人,女生16人,其中有6人信仰基督教,占15%(因为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在青岛大学正好碰见了一个基督教小团体在聚会,就调查了他们,在收到信仰的5份数据,只有1份是在青岛科技大学东部校区,所以比例有点大)调查问卷附在后面。下面是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6个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50%入教时间在一到五年之间,33%在十一到二十年之间,也就是说有33%的人生来就信仰,因为被调查的人在二十岁左右;66%家庭成员中有一些人信仰;34%家庭成员全部信仰,85%是由家人引导入教,17%是通过牧师传教入教;66%的教徒会广泛传教,17%只向亲戚朋友传教,17%很少传教。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可能冲突的问题上,66%认为他们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有相通的地方,34%认为两者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在33个不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62%认为人需要信仰,33%认为因人而异;57%是受周围人的影响了解基督教,10%是通过网络和福音广播电台,10%是通过私人散发的小册子和传单,50%的人没有去过基督教场所,27%去的原因是参观浏览;在对待西方的基督教和东方的佛教,哪个更容易接受的问题上,9%选择基督教,78%选择佛教,13%都不能接受;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可能冲突的问题上,72%认为他们之间有很大差距但有相通的地方,19%认为两者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在对待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否矛盾的问题上,44%认为不矛盾,46%没思考过;在对待基督教信仰与现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抵触问题上,64%认为大部分可以并存,局部对立,18%认为大部分对立,局部并存,14认为两者互补,4%认为两者对立;在对待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大宗教信仰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开设课程问题上,37%认为应该但要适度,32%认为无所谓,听听也没有坏处28%认为非常没有必要;大学生对传教的反应是5%好奇并试图加入,32%有兴趣但不加入,48%与己无关;在对待.宗教信仰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关。问题上,9%认为关系密切,59%认为有一定关系,32%认为关系不大;在对待宗教和迷信之间关系问题上,23%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5%认为宗教和迷信相连在一起,41%认为迷信骗人,而宗教能帮助人,31%难以说清。
二、调查分析
在同青岛大学基督教团体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基督教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这些学生一般出生在基督徒家庭里,父母相信或者祖父母相信基督教。他们的信仰一般是最坚定的,而且对传福音的工作也相当努力。其中一人这样说到:“并不是我选择他,而是他拣选了我。他是道路、真理、生命,基督信仰才是人生意义的归宿。人本来就该相信这位神,以及他为我们预备的救恩。二是朋友介绍。他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通过朋友或室友的介绍,逐渐接受了基督信仰。在这类信徒中,一部分接受福音后,完全改变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同“新造的人”。这种改变是巨大的,他们参与团契生活和传福音工作的热情并不比第一种基督徒大学生低。也有一部分信徒的信仰徘徊于信与不信之间,至少信心不是很坚定。但他们确实都承认自己有罪,并愿意接受基督做自己的主。在行为上他们比不信前有很大的变化,至少在为人处事上存有谦卑和爱心。三是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这类信徒的比例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们在内心中有一种追求,需要上帝,而且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神的存在。但是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才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神”。当基督教福音降临到他们时,或者当他们在诸多宗教中“发现”基督教才是他们真正所追求的真理时,他们就全然的归在上帝的面前。四是好奇、怀疑与接触。这一类信徒的比例比较大。因为他们具有较大的广泛性。有些学生是出于对基督教的好奇心。逐渐接触教会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一些是本来没有信仰的,但通过耳濡目染,或者通过某种经历而相信基督。还有些信徒的信仰根基并不深,甚至是盲目的,把信仰当作一种“时尚”来看待。另一些信徒不参加聚会,只是心里承认有上帝,而并没有任何团契生活,亦即所谓的文化基督徒。五是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痛苦而寻找慰藉。这类信徒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因为受到挫折(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找不到工作等)才寻找宗教的慰藉。而在实际的调查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比以往有很大的下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基督徒大学生的信仰动机并不是传统意识形态所说的消极处世,相反是积极主动地处世。
未信教大学生对基督教信仰有兴趣;尽管目前已经信仰宗教的学生仍然是少数,但是在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学生中,有62%的学生认为人需要信仰,有31%的学生对宗教信仰持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宗教信仰对部分当代大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中,对佛教感兴趣的比例为78%;而对 “基督宗教”(新教和天主教)感兴趣者的比例,总计为9%。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高于习惯上被视为西方文明象征的“基督教”,可能由于难以区分佛、道教及民间宗教,因此对佛教的兴趣也许混杂了对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兴趣,除了各宗教自身的教义、教理的吸引力,以及家庭宗教信仰的传统、个人生活境遇中的各种事件外,在现实生活中与信徒的人际接触也是重要的因素。由于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景是在校园,因此,在校园里同基督教教信徒的接触,无疑提高了学生对基督教教的了解,扩充了对基督教教的感性认识,增强了未来信仰宗教的可能性。学生在校园里所接触到的宗教信徒,有相当一部分是身边已经信仰宗教的同学,这表明当前基督教教信仰在我国已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很多已信教的大学生并不会隐瞒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并不介意公开自己的宗教信徒身份。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所接触到的,更有可能是来自校园以外的基督徒。这说明,基督教向校园大学生传教的力度远大于其它宗教。这或许是造成基督教在大学生中扩展、传播迅速之印象的主要原因。
三、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通过过此次调查的情况看,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长期客观存在,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民族宗教观念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基督教大学生总体上讲,在学校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包括一些信徒由于信仰不坚定或者只是表面上相信,内心当中却完全没有接受,行为与信仰的不一致,会让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偏见。更有一些信徒在传福音工作过于热心,这会导致一些人的误解。一位同学在调查中反映:“他们实在太热情,我虽然知道基督信仰是好的,但他们的方式让我感到是强迫我去信。”这暴露出基督徒大学生在传福音上的一些问题。
几点建议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
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概念模糊的情况,我们认为,是由于个别大学生不明白何为真正的信仰,不清楚宗教的教义,不了解国家的宗教政策,才会出现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盲目参加宗教活动等行为。
高校教育不仅要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更要加强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有关职业规划、各类考试的讲座层出不穷,而关于民族、宗教、哲学方面的人文讲座则显得相形见绌。另外,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和宗教政策宣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人自学、课程选修、专家讲座等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校园BBS、期刊杂志、QQ群等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
2、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作用。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培养,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有必要把我国民族宗教知识纳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内容,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认清宗教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的本质。入党积极分子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所需。比如当前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而在升学、就业、考试的时候选择去寺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他们能够顺利通过。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内心的烦恼转移,但并没有得以完全释放。在宗教中得不到化解的心理问题,依然会积郁于学生内心。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岛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基督徒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发生根本的转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总体来讲,他们的精神是健康向上的,无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本着《圣经》的教导。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别人“爱人如己”,同时积极服务于社会、造福人群。作为信仰的实践者,用行动来“荣神益人”。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信仰上的偏差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
大学生基督信仰调查来源:新世纪周刊 2009年10月13日11:44我来说两句(11) 复制链接 大中小大学生基督信仰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基督徒的人数近十年来......
青岛市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材料化学102班2013年4月20日~5月10日前言:早在公元635年(唐太宗贞观......
青岛市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化学102班 任课教师:石建国 组员姓名:王丽霞1004020203 刘茜秀......
河北省居民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宗教概况: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
豫东基督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南省商水县为例10人文萃英班 郑润民基督教传入河南始于1883年,最早主要在豫东地区传播。因而豫东地区是河南省农村地区基督教传播的主要......